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1. 创新点 | 第15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1. 社会保障制度 | 第17页 |
2. 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障制度 | 第17页 |
3. 农牧区养老 | 第17-18页 |
4. 政府供给 | 第18-19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页 |
2.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 第19页 |
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9-20页 |
4.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页 |
5. 公共财政理论 | 第20-22页 |
二、内蒙古农牧区养老保障服务政府供给的现状 | 第22-26页 |
(一) 农牧区养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 第22-24页 |
(二) 农牧区养老保障舆论宣传 | 第24页 |
(三) 农牧区养老保障政策、法律法规制定 | 第24-25页 |
(四) 农牧区养老保障供给方式 | 第25页 |
(五) 农牧区养老保障的管理方式 | 第25-26页 |
三、内蒙古农牧区养老保障服务政府供给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一) 农牧区养老金缺口大,对中央财政依赖性大 | 第26页 |
(二) 政府在养老保障服务供给中存在政策偏好 | 第26-27页 |
(三) 经济发展水平低限制农牧区养老保障水平 | 第27页 |
(四) 特殊的环境限制政府养老保障服务供给 | 第27-29页 |
四、内蒙古农牧区养老保障服务政府供给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一) 农牧区养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养老保障水平低 | 第29页 |
(二) 农牧区养老保障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9-30页 |
(三) 农牧区养老保障服务供给缺乏灵活性,社会组织参与少 | 第30-31页 |
(四) 养老保障金管理不到位 | 第31-32页 |
五、国外农牧区养老保障服务政府供给的经验借鉴 | 第32-35页 |
(一) 国外养老保障政府供给情况分析 | 第32-34页 |
1. 法国 | 第32页 |
2. 德国 | 第32-33页 |
3. 美国 | 第33-34页 |
(二) 国外养老保障服务政府供给的经验启示 | 第34-35页 |
1. 重视养老保障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 第34页 |
2. 建立健全收入待遇与养老保障金管理监督管理服务机制 | 第34页 |
3. 健全养老保障管理政策、法律法规 | 第34-35页 |
六、完善内蒙古农牧区养老保障服务政府供给的对策 | 第35-40页 |
(一) 加大政府在农牧区养老保障中的财政投入力度 | 第35-36页 |
1. 加大政府农牧区养老保障基础设施投入,强化财政责任 | 第35-36页 |
2. 政府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深农牧民对于养老制度的理解 | 第36页 |
(二) 完善农牧区养老保障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 第36-37页 |
(三) 继续探索多种形式的农牧区养老保障服务供给 | 第37-38页 |
(四) 继续健全政府养老保障管理体制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