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摆线转子泵设计方法及仿真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泵的综述 | 第9页 |
| 1.2 大排量泵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2.1 螺杆泵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2.2 离心泵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三角转子机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4 课题学术和实用意义 | 第14-15页 |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5-17页 |
| 2 类摆线转子泵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 | 第17-41页 |
| 2.1 类摆线转子泵结构 | 第17-18页 |
| 2.2 类摆线转子泵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 2.3 缸体及转子型线方程 | 第19-23页 |
| 2.3.1 缸体型线方程 | 第19-21页 |
| 2.3.2 转子型线方程 | 第21-23页 |
| 2.4 密封设计 | 第23-26页 |
| 2.5 流量特性 | 第26-30页 |
| 2.5.1 流量 | 第26-27页 |
| 2.5.2 流量脉动性 | 第27-30页 |
| 2.6 进出口设计 | 第30-33页 |
| 2.6.1 径向方式设计 | 第31页 |
| 2.6.2 混合方式设计 | 第31-33页 |
| 2.7 构件的力学研究 | 第33-40页 |
| 2.7.1 转子的力学分析 | 第33-35页 |
| 2.7.2 偏心轴颈的力学分析 | 第35-37页 |
| 2.7.3 密封片力学分析 | 第37-39页 |
| 2.7.4 离心力的平衡 | 第39-40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3 类摆线转子泵的优化设计 | 第41-53页 |
| 3.1 引言 | 第41页 |
| 3.2 参数优化 | 第41-46页 |
| 3.2.1 目标函数 | 第42页 |
| 3.2.2 设计变量 | 第42-43页 |
| 3.2.3 约束函数 | 第43-45页 |
| 3.2.4 计算求解 | 第45-46页 |
| 3.3 外壳尺寸优化 | 第46-52页 |
| 3.3.1 尺寸优化设计变量 | 第46-47页 |
| 3.3.2 尺寸优化约束函数 | 第47-50页 |
| 3.3.3 尺寸优化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50-52页 |
| 3.4 本章结论 | 第52-53页 |
| 4 类摆线转子泵核心零件有限元分析 | 第53-65页 |
| 4.1 泵结构静力分析 | 第53-56页 |
| 4.1.1 静态有限元法理论 | 第53-54页 |
| 4.1.2 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 4.1.3 载荷及约束 | 第55页 |
| 4.1.4 静力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 4.2 齿轮动态啮合分析 | 第56-63页 |
| 4.2.1 齿轮传动理论 | 第57-58页 |
| 4.2.2 齿轮动态啮合模型及加载 | 第58页 |
| 4.2.3 动态啮合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5 类摆线转子泵内部流场分析 | 第65-85页 |
| 5.1 流体动力学数学模型 | 第65-66页 |
| 5.2 有限元模型与边界条件 | 第66-67页 |
| 5.3 压力场分析 | 第67-69页 |
| 5.4 速度场分析 | 第69-72页 |
| 5.5 不同间隙下流动特性 | 第72-76页 |
| 5.6 不同介质流动特性分析 | 第76-79页 |
| 5.7 不同工况下流动特性分析 | 第79-82页 |
| 5.7.1 不同转速流体特性分析 | 第79-80页 |
| 5.7.2 不同压强差流量特性分析 | 第80-82页 |
| 5.8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 6 类摆线转子泵样机制作及实验研究 | 第85-93页 |
| 6.1 主要零件的加工制造 | 第85-87页 |
| 6.1.1 缸体的加工 | 第85页 |
| 6.1.2 转子的加工 | 第85-86页 |
| 6.1.3 内啮合齿轮对的加工 | 第86-87页 |
| 6.2 泵性能测试实验 | 第87-90页 |
| 6.2.1 性能参数 | 第87页 |
| 6.2.2 实验台设计 | 第87-90页 |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0-92页 |
| 6.3.1 转速的影响 | 第90-91页 |
| 6.3.2 输出压强的影响 | 第91-92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 7.1 全文总结 | 第93-94页 |
| 7.2 展望及后续工作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