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14-26页 |
1.1 桂皮酸的研究概况 | 第14-21页 |
1.1.1 桂皮酸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14-19页 |
1.1.2 制剂研究 | 第19-21页 |
1.2 缓释微丸制剂的研究概况 | 第21-25页 |
1.2.1 缓释微丸的分类 | 第22-25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 处方前研究 | 第26-36页 |
2.1 仪器与试剂 | 第26-27页 |
2.1.1 仪器 | 第26页 |
2.1.2 药品与试剂 | 第26-27页 |
2.2 方法与结果 | 第27-34页 |
2.2.1 桂皮酸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27-28页 |
2.2.2 桂皮酸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8-34页 |
2.3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第34-35页 |
2.3.1 溶出介质的配制 | 第34页 |
2.3.2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第34-35页 |
2.4 讨论 | 第35页 |
2.4.1 标准曲线 | 第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部分 桂皮酸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 第36-54页 |
3.1 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3.1.1 仪器 | 第36-37页 |
3.1.2 药品与试剂 | 第37页 |
3.2 方法与结果 | 第37-52页 |
3.2.1 工艺设计 | 第37-38页 |
3.2.2 仪器参数 | 第38页 |
3.2.3 桂皮酸固体分散体包衣缓释微丸(CSDP)的处方工艺的筛选 | 第38-47页 |
3.2.4 桂皮酸脂质体骨架微丸(CLMP)的处方工艺筛选 | 第47-52页 |
3.3 讨论 | 第52-53页 |
3.3.1 工艺设计思路 | 第52页 |
3.3.2 处方筛选方法 | 第52页 |
3.3.3 处方组成 | 第52-53页 |
3.3.4 溶出度测定时投药量的选择 | 第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部分 桂皮酸缓释微丸的表征与体外评价 | 第54-65页 |
4.1 仪器与试剂 | 第54-55页 |
4.1.1 仪器 | 第54页 |
4.1.2 药品与试剂 | 第54-55页 |
4.2 方法与结果 | 第55-63页 |
4.2.1 桂皮酸制剂的表征 | 第55-62页 |
4.2.2 体外释放行为考察 | 第62-63页 |
4.3 讨论 | 第63页 |
4.3.1 桂皮酸固体分散体(CSD)的表征 | 第63页 |
4.3.2 桂皮酸的体外释药情况 | 第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部分 桂皮酸缓释微丸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65-79页 |
5.1 仪器与试剂 | 第65-66页 |
5.1.1 主要仪器 | 第65页 |
5.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65-66页 |
5.1.3 动物 | 第66页 |
5.2 方法与结果 | 第66-77页 |
5.2.1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66-72页 |
5.2.2 动物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72-77页 |
5.3 讨论 | 第77-78页 |
5.3.1 体内样品处理方法 | 第77-78页 |
5.3.2 药代动力学曲线 | 第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全文总结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