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7页 |
1.2.1 关于信息网络安全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关于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情况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3 关于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情况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4 关于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4.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2.1 信息网络安全的内涵 | 第19-22页 |
2.1.1 信息网络安全的基本目标 | 第19-20页 |
2.1.2 信息网络安全的层次 | 第20-21页 |
2.1.3 信息网络安全的基本策略 | 第21页 |
2.1.4 信息网络面临的不安全因素 | 第21-22页 |
2.2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内涵 | 第22-23页 |
2.2.1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概念 | 第22页 |
2.2.2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2.2.3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特点分析 | 第23页 |
2.3 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内涵 | 第23-25页 |
2.3.1 公共上网服务场所的定义 | 第23-24页 |
2.3.2 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3 宁波市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25-31页 |
3.1 宁波市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的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3.1.1 宁波市公共上网服务场所的基本情况 | 第25页 |
3.1.2 安全技术措施情况 | 第25-26页 |
3.1.3 信息网络安全隐患情况 | 第26页 |
3.2 宁波市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现状 | 第26-28页 |
3.2.1 体系架构情况 | 第26-27页 |
3.2.2 措施机制情况 | 第27-28页 |
3.2.3 安全员队伍情况 | 第28页 |
3.2.4 法律政策支撑情况 | 第28页 |
3.3 宁波市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3.3.1 监督管理机制陈旧 | 第28-29页 |
3.3.2 基础保障体系脆弱 | 第29页 |
3.3.3 应急响应体系缺失 | 第29-30页 |
3.3.4 行业自律组织空白 | 第30-31页 |
4 国外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经验借鉴 | 第31-34页 |
4.1 国外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实践情况 | 第31-33页 |
4.1.1 美国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经验—规章制度健全 | 第31页 |
4.1.2 韩国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经验—强制实行网络实名制 | 第31-32页 |
4.1.3 新加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经验—严格管理与保障自由相结合 | 第32-33页 |
4.2 国外管理经验的启示 | 第33-34页 |
4.2.1 加强行政监管 | 第33页 |
4.2.2 鼓励行业自律 | 第33页 |
4.2.3 加强公众教育 | 第33-34页 |
5 宁波市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4-38页 |
5.1 加强管理机制建设 | 第34-35页 |
5.1.1 开展管理工作科学评估 | 第34页 |
5.1.2 提升管理创新力度 | 第34页 |
5.1.3 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 第34-35页 |
5.2 完善基础保障体系 | 第35页 |
5.2.1 设立安全管理专项资金 | 第35页 |
5.2.2 做好政策法规支撑 | 第35页 |
5.2.3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 第35页 |
5.3 加强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处置 | 第35-36页 |
5.3.1 加强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监测预警 | 第35页 |
5.3.2 加强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状况通报 | 第35-36页 |
5.3.3 加强公共上网服务场所安全事件应急处置 | 第36页 |
5.4 推进行业体系自身管理建设 | 第36-38页 |
5.4.1 推进行业组织体系建设 | 第36页 |
5.4.2 加强信息化人才体系建设 | 第36页 |
5.4.3 推进公共上网服务场所行业自律 | 第36-38页 |
6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