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 1.1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 第11-24页 |
| 1.1.1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危害和治疗 | 第11-15页 |
| 1.1.2 破骨细胞 | 第15-19页 |
| 1.1.3 成骨细胞 | 第19-22页 |
| 1.1.4 成骨细胞分化的信号调节通路 | 第22-24页 |
| 1.2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 | 第24-29页 |
| 1.2.1 制备方法 | 第24-26页 |
| 1.2.2 活性成分 | 第26-27页 |
| 1.2.3 功效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 1.3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 2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对RANKL诱导形成破骨细胞的影响 | 第31-41页 |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1-32页 |
| 2.1.1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 2.1.2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 | 第31-32页 |
| 2.1.3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 2.2.1 RAW264.7诱导成为破骨细胞 | 第32页 |
| 2.2.2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对RAW264.7细胞的作用 | 第32页 |
| 2.2.3 TRAP活性检测 | 第32-33页 |
| 2.2.4 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 | 第33页 |
| 2.2.5 细胞凋亡检测 | 第33页 |
| 2.2.6 RT-PCR检测TRAP和MMP-9表达 | 第33-34页 |
| 2.2.7 实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 2.3 实验结果 | 第35-39页 |
| 2.3.1 RAW264.7诱导成为破骨细胞 | 第35页 |
| 2.3.2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对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 | 第35-37页 |
| 2.3.3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对破骨细胞的影响 | 第37-39页 |
| 2.4 讨论 | 第39-40页 |
| 2.5 小结 | 第40-41页 |
| 3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对MG-63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第41-56页 |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1-42页 |
| 3.1.1 细胞株 | 第41页 |
| 3.1.2 实验试剂 | 第41页 |
| 3.1.3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 | 第41-42页 |
| 3.1.4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 3.2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 3.2.1 细胞培养 | 第42页 |
| 3.2.2 细胞增殖MTT | 第42页 |
| 3.2.3 乳酸脱氢酶活性 | 第42-43页 |
| 3.2.4 碱性磷酸酶活性 | 第43页 |
| 3.2.5 Ⅰ型胶原蛋白含量 | 第43页 |
| 3.2.6 矿化骨结节形成 | 第43页 |
| 3.2.7 RNA提取及RT-PCR | 第43-45页 |
| 3.2.8 Western blot检测OPG和RANKL蛋白表达 | 第45页 |
| 3.2.9 SB203580处理实验 | 第45-46页 |
| 3.2.10 实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46页 |
| 3.3 实验结果 | 第46-53页 |
| 3.3.1 细胞增殖MTT和乳酸脱氢酶活性 | 第46-47页 |
| 3.3.2 碱性磷酸酶活性 | 第47页 |
| 3.3.3 Ⅰ型胶原蛋白含量 | 第47-48页 |
| 3.3.4 矿化骨结节形成 | 第48-49页 |
| 3.3.5 RT-PCR检测OPG和RANKL表达 | 第49页 |
| 3.3.6 Western blot检测OPG/RANKL | 第49-50页 |
| 3.3.7 MG-63细胞的p38 MAPK信号通路调控作用 | 第50-53页 |
| 3.4 讨论 | 第53-54页 |
| 3.5 小结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附录A 溶液的配置 | 第65-66页 |
| 附录B 缩略词表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