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I-S模型的银川市不透水面提取及其变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区概况 | 第13-17页 |
1.3.1 地理位置 | 第13-14页 |
1.3.2 自然环境与资源 | 第14-16页 |
1.3.3 社会经济 | 第16-17页 |
1.4 研究区土地覆盖类型定义及分类方案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数据源的选取及预处理 | 第18-22页 |
2.1 数据源的选择 | 第18-19页 |
2.2 数据预处理 | 第19-22页 |
2.2.1 影像配准 | 第19-20页 |
2.2.2 大气校正 | 第20页 |
2.2.3 影像拼接及裁剪 | 第20页 |
2.2.4 指数计算 | 第20-21页 |
2.2.5 影像融合 | 第21页 |
2.2.6 噪声的去除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不透水面的提取 | 第22-37页 |
3.1 基于像元法 | 第22-26页 |
3.1.1 训练样本的选择与属性提取 | 第23页 |
3.1.2 数据挖掘 | 第23-25页 |
3.1.3 分类结果 | 第25-26页 |
3.2 面向对象法 | 第26-34页 |
3.2.1 分割 | 第27页 |
3.2.2 最佳分割尺度参数的选取 | 第27-31页 |
3.2.3 训练样本的选择 | 第31-32页 |
3.2.4 数据挖掘 | 第32-33页 |
3.2.5 分类结果 | 第33-34页 |
3.3 精度评价 | 第34-37页 |
第四章 研究区的不透水面时空变化研究 | 第37-43页 |
4.1 不透水面的时空分布 | 第37-41页 |
4.2 变化检测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 第43-51页 |
5.1 地表温度反演 | 第43-46页 |
5.1.1 基于单窗算法的ETM+地表温度反演 | 第43-44页 |
5.1.2 基于劈窗算法的OLI影像地表温度反演 | 第44-45页 |
5.1.3 亮度温度的计算 | 第45页 |
5.1.4 大气平均作用温度 | 第45页 |
5.1.5 大气透射率的估算 | 第45-46页 |
5.2 银川市热力景观时空格局 | 第46-49页 |
5.3 城市热环境与土地覆被类型的关系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52页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