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缩聚类树脂及塑料论文--环氧树脂及塑料论文

刚柔可调控环氧树脂规整网络设计及其形状记忆性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1页
    1.1 环氧树脂概述第17-24页
        1.1.1 环氧树脂第17-18页
        1.1.2 环氧树脂制备第18-20页
            1.1.2.1 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制备第18-19页
            1.1.2.2 脂环族类环氧树脂(CAE)制备第19-20页
        1.1.3 环氧基团与固化剂反应机理第20-24页
            1.1.3.1 与胺类固化剂反应第20-21页
            1.1.3.2 与酸酐类固化剂反应第21-22页
            1.1.3.3 与催化型固化剂反应第22-23页
            1.1.3.4 与其他固化剂反应[3,10,11,28]第23-24页
    1.2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概述第24-26页
        1.2.1 形状记忆聚合物第24页
        1.2.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分类[37, 38]第24-26页
        1.2.3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第26页
    1.3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举例第26-29页
        1.3.1 环氧树脂/胺类固化剂体系第26-28页
        1.3.2 环氧树脂/酸酐类固化剂体系第28-29页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EUEP和TRFEPs和DTAGEs的制备与表征第31-41页
    2.1 引言第31-33页
    2.2 实验第33-35页
        2.2.1 原料第33页
        2.2.2 EUEP和TRFEPs和DTAGEs的制备第33-35页
            2.2.2.1 EUEP的制备第33-34页
            2.2.2.2 TRFEPs和DTAGEs的制备第34-35页
        2.2.3 测试与表征第35页
            2.2.3.1 FTIR表征第35页
            2.2.3.2 ~1H NMR表征第35页
            2.2.3.3 环氧当量表征第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39页
        2.3.1 丁香酚与EUEP的FTIR谱图、~1H NMR谱图及环氧当量的测定第35-37页
        2.3.2 AGE,TRFEPs和DTAGEs的FTIR谱图和~1H NMR谱图第37-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TRFEPs/DDM网络设计及其形状记忆行为第41-53页
    3.1 引言第41-43页
    3.2 实验第43-45页
        3.2.1 原料第43-44页
        3.2.2 测试与表征第44-45页
            3.2.2.1 动态力学分析(DMA)第44页
            3.2.2.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44页
            3.2.2.3 静态力学分析测试第44页
            3.2.2.4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第44-4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5-52页
        3.3.1 DMA和DSC分析第45-47页
        3.3.2 EDT EUEP/DDM,HDT-EUEP/DDM,DDT-EUEP/DDM,M-EUEP/DDM固化物静态力学性能分析第47-49页
        3.3.3 EDT-EUEP/DDM,HDT-EUEP/DDM,DDT-EUEP/DDM,M-EUEP/DDM交联网络形状记忆性能分析第49-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DTAGEs/DDM网络设计及网络结构设计对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第53-69页
    4.1 引言第53-55页
    4.2 实验第55-57页
        4.2.1 原料第55-56页
        4.2.2 测试与表征第56-57页
            4.2.2.1 动态力学分析测试(DMA)第56页
            4.2.2.2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DSC)第56页
            4.2.2.3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第56-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67页
        4.3.1 DMA和DSC分析第57-59页
        4.3.2 DTAGEs/DDM,M-AGE/DDM交联网络形状记忆性能以及网络结构设计对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第59-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79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81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1-83页
附件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衍射光栅的信号处理和细分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红树植物角果木的萜类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