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感应性与植物运动论文--协迫生理学论文

高温胁迫下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生理生化响应及其耐热机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的生物学特征第11-12页
        1.1.1 形态特征第11页
        1.1.2 生活史及繁殖方式第11-12页
        1.1.3 马尾藻的应用价值第12页
    1.2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第12-15页
        1.2.1 高温胁迫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第13页
        1.2.2 高温胁迫对植物体内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3-14页
        1.2.3 高温胁迫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14页
        1.2.4 高温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14-15页
    1.3 外源物质水杨酸SA和Ca~(2+)对植物耐热性的影响第15-17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1.5 研究主要内容第18页
    1.6 研究预期目标第18-19页
2 高温胁迫下雷州半岛马尾藻属常见种半致死温度测定及耐热性分析第19-2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2.1.1 供试材料第19页
        2.1.2 试验方法第19-20页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0-23页
        2.2.1 高温胁迫下马尾藻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的关系第20-21页
        2.2.2 Logistic方程参数的确定第21-22页
        2.2.3 半致死高温LT_(50)值的确定及耐热性差异分析第22-23页
    2.3 讨论第23-24页
    2.4 小结第24-25页
3 高温胁迫对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生理生化的影响第25-3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3.1.1 试验材料与培养条件第25-26页
        3.1.2 试验仪器与试验用品第26页
        3.1.3 试验方法第26-27页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7-32页
        3.2.1 高温胁迫对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第27-28页
        3.2.2 高温胁迫对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28-29页
        3.2.3 高温胁迫对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第29-30页
        3.2.4 高温胁迫对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3.2.5 高温胁迫对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3.3 讨论第32-35页
4 高温逆境下外源SA对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生理代谢调控研究第35-4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4.1.2 试验方法第35-36页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4.2.1 外源SA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半叶马尾藻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第36页
        4.2.2 外源SA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半叶马尾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4.2.3 外源SA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半叶马尾藻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4.2.4 外源SA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半叶马尾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4.2.5 外源SA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半叶马尾藻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4.3 讨论第40-41页
    4.4 小结第41-42页
5 高温逆境下外源Ca~(2+)对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生理代谢调控研究第42-50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5.1.2 试验方法第42页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2-43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5.2.1 外源Ca~(2+)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半叶马尾藻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第43页
        5.2.2 外源Ca~(2+)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半叶马尾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5.2.3 外源Ca~(2+)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半叶马尾藻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5.2.4 外源Ca~(2+)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半叶马尾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45-46页
        5.2.5 外源Ca~(2+)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半叶马尾藻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第46-47页
    5.3 讨论第47-49页
    5.4 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64页
导师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MDA受体拮抗剂对椎管内吗啡镇痛和瘙痒发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用户体验的网页交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