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GCr15接触疲劳亚表面损伤机制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2 GCr15轴承钢发展现状第13-14页
    1.3 滚动接触疲劳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国外滚动接触疲劳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滚动接触疲劳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GCr15轴承钢的接触疲劳性能第16-19页
        1.4.1 滚动接触疲劳破坏分类第16-19页
        1.4.2 影响滚动接触疲劳的因素第19页
    1.5 本文研究工作第19-21页
        1.5.1 研究目的第19-20页
        1.5.2 研究内容第20页
        1.5.3 研究意义第20-21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21-28页
    2.1 前言第21页
    2.2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3 实验方法第22-27页
        2.3.1 试样加工第22-23页
        2.3.2 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第23页
        2.3.3 滚动接触疲劳试验过程第23-24页
        2.3.4 光学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第24-25页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第25页
        2.3.6 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5-26页
        2.3.7 纳米压痕技术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滚动接触疲劳试样表面磨损形貌第28-33页
    3.1 前言第28页
    3.2 接触表面磨损宏观形貌第28-30页
    3.3 接触表面点蚀坑的发展第30-31页
    3.4 点蚀坑的截面形貌图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接触表面裂纹与剥落第33-43页
    4.1 引言第33页
    4.2 试验参数对摩擦力的影响第33-34页
    4.3 接触表面的裂纹与剥落的关系第34页
    4.4 接触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第34-39页
        4.4.1 滚动接触压力作用下的裂纹萌生第34-35页
        4.4.2 滚动接触压力作用下的裂纹扩展第35-39页
    4.5 裂纹内的层状结构和磨屑第39-42页
    4.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亚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机制第43-54页
    5.1 引言第43页
    5.2 WEA产生条件第43-44页
        5.2.1 滚动接触疲劳中的接触压力第43页
        5.2.2 产生WEA压力分析第43-44页
    5.3 WEA的组织特征第44-49页
        5.3.1 WEA光镜下形貌特征第44-45页
        5.3.2 WEA的显微结构图第45-46页
        5.3.3 WEA的纳米硬度表征第46-47页
        5.3.4 基体和WEA的透射电镜显微结构及非晶化第47-49页
    5.4 WEA内的非晶化机制分析第49-53页
        5.4.1 WEA内的晶粒细化第49页
        5.4.2 WEA内的非晶化第49-51页
        5.4.3 WEA的变形和转化第51-52页
        5.4.4 WEC和WEA的关系第52-53页
    5.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力变矩器锁相定位激光流场测速试验方法研究
下一篇: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块化关节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