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9-17页 |
1.1 秀丽隐杆线虫 | 第9-12页 |
1.1.1 秀丽隐杆线虫的发现与生物学特性 | 第9-11页 |
1.1.2 秀丽隐杆线虫-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第11-12页 |
1.2 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 | 第12-14页 |
1.3 铜绿假单胞菌-秀丽隐杆线虫细菌感染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4 秀丽隐杆线虫细胞色素P450和cyp35家族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7-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2.2 实验试剂与药品 | 第17页 |
2.3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17-18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8-25页 |
2.4.1 培养基配制 | 第18-19页 |
2.4.2 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E.coli OP50)的培养、保存和复苏 | 第19页 |
2.4.3 秀丽隐杆线虫的培养、保存和复苏 | 第19-20页 |
2.4.4 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 第20页 |
2.4.5 寿命的测定 | 第20页 |
2.2.6 生殖率的测定 | 第20-21页 |
2.4.7 运动能力的测定 | 第21页 |
2.4.8 秀丽隐杆线虫体长的观察 | 第21页 |
2.4.9 线虫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第21-23页 |
2.4.10 秀丽隐杆线虫脂肪染色 | 第23-24页 |
2.4.11 不同液体培养液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密度和毒性分泌物的测定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第25-33页 |
3.1 铜绿假单胞菌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生殖和运动能力的毒性作用 | 第25-29页 |
3.1.1 铜绿假单胞菌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 | 第25-27页 |
3.1.2 铜绿假单胞菌对秀丽隐杆线虫生殖的抑制作用 | 第27-28页 |
3.1.3 铜绿假单胞菌对秀丽隐杆线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 | 第28页 |
3.1.5 秀丽隐杆线虫感染后铜绿假单胞菌后运动行为的变化 | 第28-29页 |
3.2 铜绿假单胞菌对秀丽隐杆线虫体内cyp35家族基因中A1、A2、A5、C1表达的调控作用 | 第29-31页 |
3.2.1 秀丽隐杆线虫RNA的提取 | 第29页 |
3.2.2 秀丽隐杆线虫体内cyp35家族基因中A1、A2、A5和C1的表达上调 | 第29-30页 |
3.2.3 荧光定量PCR产物的验证 | 第30-31页 |
3.3 铜绿假单胞菌减少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脂肪储存量 | 第31页 |
3.4 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点 | 第31-33页 |
3.4.1 四组液体培养基中铜绿假单胞菌产绿脓菌素的分泌特点 | 第31-32页 |
3.4.2 不同固体培养基上铜绿假单胞菌菌苔特征 | 第32-33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33-39页 |
4.1 铜绿假单胞菌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生长发育、生殖和运动能力的毒性作用 | 第33-35页 |
4.1.1 铜绿假单胞菌对寿命的影响 | 第33-34页 |
4.1.2 铜绿假单胞菌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抑制作用 | 第34-35页 |
4.1.3 铜绿假单胞菌对秀丽隐杆线虫运动能力的影响 | 第35页 |
4.2 铜绿假单胞菌毒性分泌物对秀丽隐杆线虫cyp35家族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 第35-37页 |
4.4 铜绿假单胞菌对秀丽隐杆线虫体内脂肪储存的影响 | 第37-38页 |
4.5 铜绿假单胞菌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力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页 |
研究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英文缩略词汇 | 第45-4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