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一.绪论 | 第9-14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三) 文章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2-14页 |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4-17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4页 |
| (二)实践意义 | 第14-17页 |
| 三.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 (一)哲学基础 | 第17页 |
| (二)伦理学基础 | 第17-18页 |
| (三)社会学基础 | 第18-19页 |
| (四)法学基础 | 第19-22页 |
| 1.法理学基础 | 第20页 |
| 2.宪法学基础 | 第20页 |
| 3.社会保障法基础 | 第20-22页 |
| 四.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1页 |
| (一)国家层面的生育保险制度 | 第22-24页 |
| (二)地方层面的生育保险制度 | 第24-27页 |
| 1.生育假期制度 | 第24-25页 |
| 2.生育津贴制度 | 第25-26页 |
| 3.未参保配偶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相关制度 | 第26-27页 |
| 4.其他制度 | 第27页 |
| (三) 我国目前生育保险中对于男性权益的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 1.宏观层面 | 第27-28页 |
| 2.具体制度层面 | 第28-31页 |
| 五.国外的相关制度 | 第31-37页 |
| (一)陪护假制度 | 第31-32页 |
| 1.瑞典 | 第31页 |
| 2.日本 | 第31-32页 |
| 3.英国 | 第32页 |
| 4.芬兰 | 第32页 |
| (二)育儿假制度 | 第32-34页 |
| 1.瑞典 | 第32-33页 |
| 2.英国 | 第33页 |
| 3.芬兰 | 第33页 |
| 4.德国 | 第33-34页 |
| (三)生育津贴制度 | 第34-35页 |
| 1.瑞典 | 第34页 |
| 2.英国 | 第34-35页 |
| 3.美国 | 第35页 |
| (四)儿童津贴制度 | 第35-36页 |
| 1.瑞典 | 第35-36页 |
| 2.英国 | 第36页 |
| (五)小结与比较 | 第36-37页 |
| 六.在我国生育保险中增加男性待遇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40页 |
| (一)动力基础 | 第37页 |
| (二)思想基础 | 第37-38页 |
| (三)制度基础 | 第38页 |
| (四)资金基础 | 第38-40页 |
| 七.对我国生育保险中男性待遇的制度设计 | 第40-44页 |
| (一)整体设计 | 第40-41页 |
| (二)核心制度 | 第41-44页 |
| 1.生育假期制度 | 第41-42页 |
| 2.生育津贴制度 | 第42-43页 |
| 3.未参保配偶的待遇问题 | 第43页 |
| 4.对于抚育儿童的补贴 | 第43-44页 |
| 八.总结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后记 | 第54-56页 |
| 附录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关于男职工在生育过程中享受假期的规定 | 第56-63页 |
| 附录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关于男职工享受生育津贴的规定 | 第63-65页 |
| 附录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关于男职工未参与生育保险的配偶享受待遇的规定 | 第65-67页 |
| 附录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关于生育保险中其他相关制度的规定 | 第67-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