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后福岛时代我国核能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序言第8-17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14页
        1、研究背景第8-10页
        2、研究意义第10-14页
    (二)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第14-17页
        1、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第14-15页
        2、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外部环境分析方法第15-17页
二、后福岛时代核电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态势分析第17-40页
    (一) 核能发电的特点和优势分析第17-24页
        1、核能的定义第17页
        2、核电的优势第17-21页
        3、核电的劣势第21-24页
    (二) 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核能企业所处的宏观总体环境第24-32页
        1、我国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压力第24-26页
        2、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和预期第26-27页
        3、国际核电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第27-29页
        4、国内核电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机遇第29-31页
        5、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影响第31页
        6、公众对核电安全风险认知的影响第31-32页
        7、工业基础和先进核技术发展程度的影响第32页
    (三) 针对核能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第32-40页
        1、新进入者的作用(行业内的新生力量)第33页
        2、核能行业内部的竞争状况(行业发展的内驱力)第33-34页
        3、替代能源的威胁程度(替代品的威胁程度)第34-38页
        4、公众对核电风险的接受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第38-39页
        5、核电企业的创新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第39-40页
三、基于创新驱动的核裂变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第40-52页
    (一) 基于完整的燃料循环体系下的后处理技术多元均衡发展战略第41-44页
        1、当前核电生产过程中的燃料循环策略第41-43页
        2、基于完整燃料循环体系的后处理技术多元均衡发展战略第43-44页
    (二) 基于创新驱动的核裂变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第44-46页
        1、核电技术的演变第44-45页
        2、未来先进核裂变能第45-46页
    (三) 基于完整燃料循环体系的核电生态安全发展战略第46-52页
        1、放射性包容第47-48页
        2、三废管理第48页
        3、法律法规应用管理第48-49页
        4、“人因”管理第49-50页
        5、安全措施的技术保障第50页
        6、核能产业链的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第50-51页
        7、核能行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第51-52页
四、核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第52-56页
    (一) 创新战略联盟第52-53页
    (二) 结构重组强调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布局第53-54页
    (三) 加强国际合作第54-55页
    (四) 培养梯队第55页
    (五) 培养政府和公众接受度第55-56页
五、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六、参考文献第57-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croRNA-432通过E2F3及AXL调控肺腺癌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植物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弃土场土壤培肥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