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论文--凝聚态物理学论文

一维强关联格点模型的数值计算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一维强关联体系第11-14页
        1.1.1 一维费米子与Luttinger液体理论第11-13页
        1.1.2 一维玻色体系与莫特-超流相变第13-14页
        1.1.3 一维自旋体系与拓扑磁化平台第14页
    1.2 强关联体系的数值方法第14-17页
        1.2.1 严格对角化方法第14-15页
        1.2.2 量子蒙特卡罗方法第15-16页
        1.2.3 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方法第17-47页
    2.1 严格对角化方法第17-20页
        2.1.1 多体哈密顿量的矩阵直积表示第17-18页
        2.1.2 基矢的表示与好量子数第18-19页
        2.1.3 矩阵的稀疏存储与稀疏矩阵的对角化第19-20页
    2.2 密度矩阵重正化群的基本概念第20-25页
        2.2.1 数值重正化群方法第21-23页
        2.2.2 密度矩阵与密度矩阵谱的意义第23-25页
    2.3 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标准过程第25-29页
        2.3.1 无限尺寸DMRG与Warm up过程第25-26页
        2.3.2 有限尺寸DMRG与扫描过程第26-28页
        2.3.3 可观测量的计算第28页
        2.3.4 少数低激发谱的计算第28-29页
    2.4 密度矩阵重正化群的精度与效率第29-36页
        2.4.1 截断误差与动态保留DMRG状态数第30页
        2.4.2 波函数变换第30-32页
        2.4.3 奇异值分解第32-34页
        2.4.4 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方法的实空间并行第34-36页
    2.5 时间演化的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方法第36-41页
        2.5.1 定希尔伯特空间的时间演化第37-38页
        2.5.2 自适应希尔伯特空间的时间演化第38-41页
    2.6 DMRG对二维模型及有长程相互作用模型的尝试解第41-47页
        2.6.1 高阶奇异值分解第43-45页
        2.6.2 最短程化体系的相互作用第45-47页
第三章 具有长程相互作用的一维扩展t-J模型的基态性质研究第47-69页
    3.1 t-J模型第47-50页
        3.1.1 强关联体系的两个基本模型第47-48页
        3.1.2 t-J模型与高温超导第48页
        3.1.3 一维t-J模型的基态相图第48-50页
    3.2 冷分子模拟的扩展t-J模型第50-51页
    3.3 长程偶极相互作用对一维t-J基态相图的影响第51-57页
        3.3.1 Luttinger参数与Luttinger液体区域第52-54页
        3.3.2 相分离第54-55页
        3.3.3 自旋能隙第55-57页
    3.4 结构因子与关联函数第57-59页
    3.5 金属相中的自旋能隙与高温超导中的赝能隙第59-62页
    3.6 一维t-J模型中的自旋电荷分离第62-66页
        3.6.1 塞曼场对体系基态性质的影响第62-64页
        3.6.2 塞曼场存在时体系的时间演化行为第64-66页
    3.7 本章小结第66-69页
第四章 具有三体相互作用的一维硬核玻色子系统第69-87页
    4.1 玻色系统的莫特-超流相变第69-71页
    4.2 超冷分子系统中三体相互作用的实验实现第71-72页
    4.3 三体吸引相互作用导致的奇异相分离第72-83页
        4.3.1 关联函数与结构因子第77-79页
        4.3.2 量子纠缠熵第79-82页
        4.3.3 (J,W)参数空间的基态相图第82-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7页
第五章 一维自旋体系中的拓扑磁化平台第87-101页
    5.1 海森堡模型第87页
    5.2 一维体系中的拓扑第87-88页
        5.2.1 量子霍尔效应与格点模型第87-88页
        5.2.2 一维准周期体系的拓扑性质第88页
    5.3 一维准周期自旋系统的拓扑磁化平台第88-95页
        5.3.1 自旋-1/2链中的拓扑磁化平台第89-90页
        5.3.2 自旋激发能隙与边缘态第90-92页
        5.3.3 相互作用对拓扑性质的影响与单粒子能谱第92页
        5.3.4 自旋-1的情况第92-95页
    5.4 不可公度周期第95-98页
    5.5 本章小结与展望第98-10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1-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1世纪北半球冰冻圈主要分量的预估研究
下一篇:抗癌天然产物土槿乙酸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