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坏死梭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白细胞毒素的原核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外文缩略词表第9-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1页
    第一章 坏死梭杆菌所致绵羊腐蹄病的研究进展第10-21页
        1 病原学第10-14页
            1.1 坏死梭杆菌的分类第11页
            1.2 坏死梭杆菌的形态特性第11-12页
            1.3 坏死梭杆菌的培养特性第12-13页
            1.4 坏死梭杆菌的毒力因子第13页
            1.5 坏死梭杆菌的白细胞毒素第13-14页
        2 国内流行现状第14页
        3 临床症状第14-15页
        4 病理变化第15页
        5 实验室诊断第15-17页
            5.1 病原分离鉴定第15-16页
            5.2 血清学诊断第16页
            5.3 分子生物学诊断第16-17页
            5.4 鉴别诊断第17页
        6 危害及防治措施第17-19页
            6.1 危害第17-18页
            6.2 预防第18页
            6.3 治疗第18-19页
        7 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制备疫苗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第21-43页
    第二章 坏死梭杆菌的分离及鉴定第21-27页
        1 材料第21-22页
            1.1 样品来源第21页
            1.2 试剂第21页
            1.3 仪器第21页
            1.4 实验动物第21页
            1.5 培养基配制第21-22页
        2 方法第22-23页
            2.1 样本采集第22页
            2.2 坏死梭杆菌的分离第22页
            2.3 动物试验第22-23页
            2.4 分离菌株基因组DNA提取第23页
            2.5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3页
            2.6 PCR扩增第23页
            2.7 系统发育树分析第23页
        3 结果第23-25页
            3.1 细菌生长特性第23-24页
            3.2 动物致死试验结果第24页
            3.3 PCR鉴定结果第24-25页
            3.4 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第25页
        4 讨论第25-26页
        5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的原核表达及Western-blot鉴定第27-39页
        1 材料第27-28页
            1.1 菌株第27页
            1.2 试剂第27页
            1.3 仪器第27-28页
        2 方法第28-33页
            2.1 lktA基因的引物设计第28页
            2.2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28页
            2.3 PCR产物的回收第28页
            2.4 目的基因克隆与转化第28-31页
            2.5 目的蛋白的表达与Western-blot分析第31-33页
        3 结果第33-37页
            3.1 lktA目的基因扩增结果第33页
            3.2 PCR产物回收结果第33-34页
            3.3 重组质粒鉴定结果第34-35页
            3.4 重组表达质粒鉴定结果第35-36页
            3.5 诱导表达结果第36-37页
            3.6 重组蛋白纯化结果第37页
            3.7 Western-blot检测结果第37页
        4 讨论第37-38页
        5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第39-42页
        1 材料第39页
            1.1 血清来源第39页
            1.2 试剂第39页
            1.3 仪器第39页
            1.4 实验动物第39页
        2 方法第39-40页
            2.1 重组蛋白免疫原的制备第39页
            2.2 免疫程序第39-40页
            2.3 血清抗体的制备第40页
            2.4 间接ELISA抗体效价的测定第40页
        3 结果第40-41页
        4 讨论第41页
        5 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9页
附录1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个人简历第52-53页
导师简介第53-55页
    导师简介1第53-54页
    导师简介2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循证研究
下一篇:略论秦及汉初刑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