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口学论文--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论文--中国人口论文--人口政策与制度论文

全面两孩政策对企业女职工职业发展影响研究--以成都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9-12页
        (一)研究背景第9-11页
        (二)问题提出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一)理论意义第12页
        (二)现实意义第12-13页
    三、研究设计第13-16页
        (一)研究对象第13页
        (二)研究框架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6-35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7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6-23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23-26页
        (三)文献评述第26-27页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第27-33页
        (一)理论基础第27-29页
        (二)可能的影响机制第29-32页
        (三)研究假设第32-33页
    三、重点概念界定第33-35页
        (一)职业发展第33页
        (二)用工偏好第33页
        (三)家庭责任第33-35页
第三章 成都市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变化第35-49页
    一、成都市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形势第35-37页
        (一)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有利于劳动者就业第35-36页
        (二)女性求职者人数低于男性,占比不到总人数五成第36-37页
    二、调查样本女性生育和职业发展状况第37-47页
        (一)抽样方法与抽样结果第37-38页
        (二)被调查女职工生育状况第38-39页
        (三)基于女职工视角的分析第39-44页
        (四)基于企业视角的分析第44-47页
    三、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女职工职业发展影响实证分析第49-69页
    一、方法和数据第49-54页
        (一)模型建立第49-51页
        (二)数据及统计性描述第51-54页
    二、模型分析第54-61页
        (一)结果分析第54-60页
        (二)结论第60-61页
        (三)稳健性检验第61页
        (四)多重共线性检验第61页
    三、女职工职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第61-64页
        (一)生育二孩增加生命历程事件重叠期第61-62页
        (二)性别特质造成女性角色冲突更明显第62页
        (三)企业用工成本高导致用工偏好现象第62-63页
        (四)家庭对年幼孩子照料分担略显不足第63页
        (五)社会支持系统的平衡作用严重缺位第63-64页
    四、讨论第64-69页
        (一)人口现状对家庭照料支持具有不利影响第64-65页
        (二)社会化托幼服务体系要适应现实需要第65页
        (三)女职工生育的必然成本和非必然成本第65-66页
        (四)国家保障女职工职业发展应担的责任第66-67页
        (五)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职工的人文关怀第67页
        (六)企业要及时应对劳动供需的变化态势第67-69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69-73页
    一、研究结论第69-70页
    二、对策建议第70-73页
        (一)以制度落实为基本保障第70页
        (二)以降低角色冲突为突破点第70-71页
        (三)以易影响人群为重点对象第71页
        (四)以多中心治理为基本模式第71-73页
第六章 研究创新、不足及展望第73-75页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第73页
        (一)研究对象选取创新第73页
        (二)研究方法创新第73页
    二、研究不足第73-74页
        (一)构建控制组和处理组的方案并非最佳第73-74页
        (二)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判断略显粗糙第74页
        (三)对女性就业面临的问题分析不够全面第74页
    三、研究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84页
    附件一:女职工问卷第79-82页
    附件二:企业问卷第82-84页
后记第84-85页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证素辨证学探讨代谢综合征与饮食、运动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福建客家医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