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脂肪酸酯纯化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脂肪酸酯 | 第10-11页 |
| 1.1.1 脂肪酸酯的性质 | 第10页 |
| 1.1.2 脂肪酸酯的来源 | 第10页 |
| 1.1.3 脂肪酸酯的用途 | 第10-11页 |
| 1.2 脂肪酸酯的分类 | 第11-12页 |
| 1.2.1 分离混合脂肪酸酯的优点 | 第11页 |
| 1.2.2 分离混合脂肪酸酯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 1.2.3 分离混合脂肪酸酯的方法 | 第12页 |
| 1.3 增塑剂 | 第12-14页 |
| 1.3.1 增塑剂的应用 | 第13页 |
| 1.3.2 增塑剂的特性 | 第13页 |
| 1.3.3 增塑剂的优点 | 第13-14页 |
| 1.4 环氧增塑剂 | 第14-15页 |
| 1.4.1 环氧油脂的性能 | 第14-15页 |
| 1.4.2 环氧油脂的作用 | 第15页 |
| 1.5 环氧脂肪酸酯旳精制 | 第15-16页 |
| 1.5.1 环氧油脂的精制方法 | 第15-16页 |
| 1.5.2 精制环氧油脂的应用 | 第16页 |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1.6.1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1.6.2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 1.6.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低共熔溶剂富集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 第18-28页 |
| 2.1 引言 | 第18页 |
|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18-19页 |
| 2.2.1 实验药品 | 第18-19页 |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9页 |
| 2.3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 第19-20页 |
| 2.3.1 氯化胆碱的熬制 | 第19页 |
| 2.3.2 尿素/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 第19-20页 |
| 2.4 低共熔溶剂富集高纯度不饱和甲酯 | 第20-27页 |
| 2.4.1 尿素包合法分离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 第20页 |
| 2.4.2 氯化胆碱分离结晶包合物的操作 | 第20-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大豆油环氧化工艺研究 | 第28-44页 |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 3.2.1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9页 |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9-30页 |
| 3.3 环氧大豆油的制备工艺 | 第30-31页 |
| 3.3.1 环氧化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 3.4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 3.4.1 DES作溶剂 | 第31页 |
| 3.4.2 蒸馏水作溶剂 | 第31页 |
| 3.4.3 不加任何溶剂 | 第31-32页 |
| 3.5 检测方法 | 第32-33页 |
| 3.5.1 环氧值测定 | 第32页 |
| 3.5.2 碘值测定 | 第32-33页 |
| 3.5.3 过氧化氢剩余量的测定 | 第33页 |
|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 3.6.1 DES作溶剂环氧大豆油 | 第33-34页 |
| 3.6.2 水作溶剂环氧大豆油 | 第34页 |
| 3.6.3 无溶剂环氧大豆油 | 第34-42页 |
| 3.7 实验的优化与分析 | 第42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4章 环氧大豆油的精制 | 第44-52页 |
| 4.1 引言 | 第44页 |
| 4.2 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 4.2.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 4.3 环氧大豆油后处理工艺技术 | 第45-46页 |
| 4.3.1 酸值检测方法 | 第45-46页 |
| 4.3.2 实验部分 | 第46页 |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 4.4.1 水洗与DES洗涤产品对比 | 第46-47页 |
| 4.4.2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 第47-48页 |
| 4.4.3 DES的重复使用处理环氧大豆油 | 第48-4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