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酌定从宽情节司法实践的现状 | 第10-17页 |
第一节 酌定从宽的内涵和外延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酌定从宽事由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司法实践中酌定从宽事由的适用问题 | 第13-15页 |
一、适用标准模糊 | 第13-14页 |
二、自由裁量空间大 | 第14页 |
三、适用随意性问题严重 | 第14-15页 |
第四节 酌定从宽事由任意适用的后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酌定从宽情节的选择标准 | 第17-22页 |
第一节 建立酌定从宽选择标准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酌定从宽情节适用的指导原则 | 第18-20页 |
一、全面考量原则 | 第18-19页 |
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 第19页 |
三、个别化原则 | 第19-20页 |
第三节 酌定从宽情节选择的价值及实质标准 | 第20-22页 |
一、价值标准——符合社会理性和社会公德 | 第20-21页 |
二、实质标准——契合刑罚根据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从宽根源在刑法理论上的价值解读 | 第22-32页 |
第一节 从宽根源——法不强人所难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从宽根源的刑法价值解读——期待可能性 | 第24-27页 |
一、期待可能性的演进和涵义 | 第24-26页 |
二、期待可能性的价值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期待可能性引入我国刑法理论体系性地位的争鸣及现实意义 | 第27-30页 |
一、我国刑法理论引入期待可能性体系地位的争鸣 | 第27-28页 |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的现实意义 | 第28-30页 |
第四节 引入期待可能性的便捷路径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酌定从宽情节选择标准的评判机制 | 第32-45页 |
第一节 酌定从宽情节选择标准的结构机制 | 第32-41页 |
一、事实要件 | 第33-38页 |
二、规范要件 | 第38-41页 |
第二节 事实要件与规范要件的层次关系 | 第41-45页 |
结束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