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4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创新及不足 | 第17-18页 |
1.4.1 创新点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旅游业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20页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第18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第18-19页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 第19页 |
2.1.4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2.1.5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第20页 |
2.2 乡村旅游理论 | 第20-23页 |
2.2.1 乡村旅游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2.2.2 国内乡村旅游业现状 | 第22页 |
2.2.3 国内乡村旅游业的特点 | 第22-23页 |
2.2.4 国内乡村旅游业的作用 | 第23页 |
2.3 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理论 | 第23-25页 |
3 泰安市岱岳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25-32页 |
3.1 岱岳区旅游资源概况 | 第26-27页 |
3.2 岱岳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第27页 |
3.3 岱岳区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3.3.1 种类齐全,文化资源知名度高 | 第27-28页 |
3.3.2 生态环境优美,休闲资源特色突出 | 第28页 |
3.4 根据不同出游方式出现的市场现状 | 第28-31页 |
3.4.1 按空间范围划分的目标市场 | 第28页 |
3.4.2 按出游方式划分的目标市场 | 第28-29页 |
3.4.3 按年龄划分的目标市场 | 第29-30页 |
3.4.4 按出游时间划分的目标市场 | 第30-31页 |
3.4.5 按出游者身份划分的目标市场 | 第31页 |
3.5 岱岳区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第31-32页 |
4 泰安市岱岳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32-37页 |
4.1 旅游行业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 第32-33页 |
4.1.1 资源优势与产品优势不对称 | 第32页 |
4.1.2 产品优势与经济优势不对称 | 第32页 |
4.1.3 管理职能与产业发展不对称 | 第32-33页 |
4.2 旅游资源开发水平有待提高 | 第33-34页 |
4.3 市场竞争力先天不足 | 第34页 |
4.4 激烈的空间替代竞争 | 第34页 |
4.5 环境保护问题 | 第34-37页 |
5 泰安市岱岳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37-47页 |
5.1 做好旅游规划,增加旅游项目 | 第37-38页 |
5.1.1 观光游览类 | 第37页 |
5.1.2 民俗文化类 | 第37页 |
5.1.3 娱乐体验类 | 第37-38页 |
5.1.4 康体美食类 | 第38页 |
5.1.5 休闲度假类 | 第38页 |
5.1.6 活动演出类 | 第38页 |
5.2 加大宣传,全力营销 | 第38-40页 |
5.2.1 构建整合营销战略 | 第39页 |
5.2.2 有选择地进行重点促销 | 第39页 |
5.2.3 区域联合促销 | 第39页 |
5.2.4 开发绿色营销产品 | 第39页 |
5.2.5 开展定制营销策略 | 第39-40页 |
5.3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政策支持 | 第40-41页 |
5.3.1 管理职能合理规划 | 第40页 |
5.3.2 风景名胜区纳入旅游管理部门 | 第40-41页 |
5.3.3 统一规划景区 | 第41页 |
5.3.4 统一管理机构与当地行政管理 | 第41页 |
5.4 抓住发展机遇 | 第41-43页 |
5.4.1 新一轮扩大内需战略使旅游业更加引人注目 | 第41-42页 |
5.4.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方面的机遇 | 第42页 |
5.4.3 城乡居民的休闲度假需求条件日益成熟 | 第42页 |
5.4.4 绿色、自然、生态旅游热点 | 第42页 |
5.4.5 战略需要推陈出新 | 第42页 |
5.4.6 岱岳区“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措施 | 第42-43页 |
5.5 完善旅游保障系统 | 第43-44页 |
5.5.1 旅游住宿保障 | 第43页 |
5.5.2 旅游餐饮保障 | 第43-44页 |
5.6 提高游客中心服务质量 | 第44页 |
5.6.1 游客中心的选址 | 第44页 |
5.6.2 游客中心的服务功能 | 第44页 |
5.6.3 接受旅游投诉功能 | 第44页 |
5.7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 第44-47页 |
5.7.1 加强领导和协调,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 | 第45页 |
5.7.2 制订山区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规划及法规 | 第45页 |
5.7.3 加大山区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的资金投入 | 第45-46页 |
5.7.4 加强宣传,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 | 第46页 |
5.7.5 加强灾害的监控与防范 | 第46-47页 |
6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