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营运资金管理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2.1 营运资金管理概念 | 第18-20页 |
2.1.1 营运资金管理内涵 | 第18页 |
2.1.2 营运资金管理理念 | 第18-19页 |
2.1.3 营运资金管理目标 | 第19-20页 |
2.2 营运资金管理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1 价值链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2.3 房地产行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特点 | 第22-25页 |
2.3.1 负债水平高,管理难度大 | 第23页 |
2.3.2 存货占比高,生产环节时间长 | 第23-25页 |
第3章 L房地产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效果评价分析 | 第25-38页 |
3.1 L房地产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25-28页 |
3.1.1 行业介绍 | 第25页 |
3.1.2 L房地产公司简介 | 第25-27页 |
3.1.3 L房地产公司总体财务绩效 | 第27-28页 |
3.2 L房地产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 第28-31页 |
3.2.1 L房地产公司营运资金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3.2.2 L房地产公司营运资金配置结构 | 第29-30页 |
3.2.3 L房地产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方式 | 第30-31页 |
3.3 L房地产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效果评价 | 第31-38页 |
3.3.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31-33页 |
3.3.2 主要运营能力分析 | 第33-35页 |
3.3.3 现金充足能力分析 | 第35-36页 |
3.3.4 主要盈利能力分析 | 第36-38页 |
第4章 L房地产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8-48页 |
4.1 L房地产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4页 |
4.1.1 运营周转期较长 | 第38-39页 |
4.1.2 营运资金运营低效 | 第39-40页 |
4.1.3 公司偿债能力不足 | 第40-42页 |
4.1.4 流动资产结构不合理 | 第42-44页 |
4.2 外部原因分析 | 第44-45页 |
4.2.1 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调整 | 第44-45页 |
4.2.2 房地产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 第45页 |
4.3 内部原因分析 | 第45-48页 |
4.3.1 营运资金管理意识弱化,信息化建设不足 | 第45-46页 |
4.3.2 内控制度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 | 第46页 |
4.3.3 筹资方式过少,融资方式受约束 | 第46页 |
4.3.4 存货性质特殊,资金沉淀太严重 | 第46-48页 |
第5章 优化L房地产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第48-54页 |
5.1 强化营运资金管理意识,缩短运营周期 | 第48-49页 |
5.1.1 完善资金制度,有效统筹与管理 | 第48页 |
5.1.2 打通内部渠道,缩短营业周期 | 第48-49页 |
5.1.3 强化营运资金管理意识,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 | 第49页 |
5.2 完善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价值链管理 | 第49-50页 |
5.2.1 处理好上游政府和供应商关系 | 第49-50页 |
5.2.2 加强与下游客户合作 | 第50页 |
5.3 增强偿债能力,优化债务结构 | 第50-52页 |
5.3.1 拓宽融资渠道 | 第50-51页 |
5.3.2 优化债务结构 | 第51页 |
5.3.3 推动“地产+金融”战略发展 | 第51-52页 |
5.4 优化资产结构,创新销售模式 | 第52-54页 |
5.4.1 完善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模式 | 第52-53页 |
5.4.2 加快智能化建设,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