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3 本文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图像增强处理 | 第14-32页 |
| 2.1 直方图均衡算法 | 第14-16页 |
| 2.2 小波变换增强算法 | 第16-18页 |
| 2.3 Contourlet变换 | 第18-22页 |
| 2.3.1 LP分解 | 第19页 |
| 2.3.2 方向滤波器组(DFB) | 第19-22页 |
| 2.4 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 | 第22-24页 |
| 2.4.1 非降采样LP分解 | 第22-23页 |
| 2.4.2 非降采样的方向滤波器组 | 第23-24页 |
| 2.5 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图像增强 | 第24-25页 |
| 2.6 本文算法 | 第25-30页 |
| 2.6.1 HSV模型 | 第25-26页 |
| 2.6.2 灰度形态学 | 第26-28页 |
| 2.6.3 基于HSV模型的NSCT与灰度形态学相结合的算法 | 第28-30页 |
| 2.7 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介电弹性体形变区域分割 | 第32-40页 |
| 3.1 模糊c均值聚类 | 第32-33页 |
| 3.1.1 传统FCM算法 | 第32-33页 |
| 3.1.2 改进的FCM算法(MFCM) | 第33页 |
| 3.2 本文分割算法 | 第33-34页 |
| 3.3 形变区域分割结果 | 第34-36页 |
| 3.4 二值数学形态学处理 | 第36-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像素物理尺寸标定 | 第40-54页 |
| 4.1 刻度尺定位 | 第40-47页 |
| 4.1.1 边缘检测 | 第40-44页 |
| 4.1.2 线过滤 | 第44-46页 |
| 4.1.3 确定候选区域 | 第46-47页 |
| 4.2 倾斜矫正 | 第47-52页 |
| 4.2.1 倾斜矫正的一般方法 | 第48页 |
| 4.2.2 坐标轴旋转原理 | 第48-50页 |
| 4.2.3 本文倾斜矫正方法 | 第50-52页 |
| 4.3 像素物理尺寸的标定 | 第52-5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介电弹性体形变检测系统的实现 | 第54-60页 |
| 5.1 图像采集 | 第54-55页 |
| 5.2 数据计算 | 第55-57页 |
| 5.3 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6章 总结展望 | 第60-62页 |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0页 |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