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蒸发的逐日监测干旱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12-16页 |
第二章 资料及WAP方法介绍 | 第16-22页 |
2.1 资料介绍 | 第16页 |
2.2 WAP指数的基本原理及物理模型 | 第16-19页 |
2.3 水汽通量散度及大气含水量的计算 | 第19-22页 |
第三章 蒸发的初步引入 | 第22-30页 |
3.1 WAPE指数的初步提出 | 第22-24页 |
3.2 对WAPE指数的初步分析 | 第24-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四章 WAPE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30-42页 |
4.1 2011 年WAPE指数应用效果分析 | 第30-35页 |
4.2 2013年逐日WAPE效果分析 | 第35-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应用水分平衡监测旱涝 | 第42-50页 |
5.1 水分平衡监测旱涝的基本原理 | 第42-44页 |
5.2 水汽通量散度在暴雨研究中的应用 | 第44-45页 |
5.3 水汽通量散度在旱涝监测中的应用 | 第45-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4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个人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