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曹植乐府“乖调”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一、曹植研究综述第9-13页
 二、西晋前诗歌的演变第13-15页
 三、研究的思路及意义第15-19页
第二章 曹植乐府之“乖调”(上)第19-39页
 第一节 曹植乐府诗向“丽语”的转变第19-27页
  一、口语化句式的逐渐消失第19-23页
  二、虚词运用的逐渐减少第23-27页
 第二节 曹植乐府诗对语词表现力的拓展第27-34页
  一、词的形象性逐渐增强第28-30页
  二、词的蕴涵性开始丰富第30-34页
 第三节 曹植乐府诗对语词音乐性的探讨第34-39页
第三章 曹植乐府之“乖调”(下)第39-53页
 第一节 曹植乐府诗内容的转变第39-48页
  一、先秦两汉乐府诗的情感内容第39-40页
  二、曹操、曹丕的乐府诗的情感内容第40-44页
  三、曹植的乐府诗情感内容的变化第44-48页
 第二节 曹植乐府诗性质的转变第48-53页
  一、功用的改变第48-50页
  二、性质的改变第50-53页
第四章 曹植乐府“乖调”的原因第53-63页
 第一节 曹植乐府“乖调”的时代原因第53-57页
  一、生命的自觉与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第53-54页
  二、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文学创作观念的转变第54-57页
 第二节 曹植乐府“乖调”的个人因素第57-63页
  一、生活的巨大转变第57-60页
  二、良好的个人禀赋第60-63页
结语第63-67页
主要参考书目第67-71页
后记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云铭《楚辞灯》研究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人本思想及其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