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容案中的民法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4页 |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0-11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医疗美容案引发的民法问题 | 第14-20页 |
| 1.1 医疗美容纠纷典型案例 | 第14-17页 |
| 1.1.1 李某医疗美容索赔案 | 第14-15页 |
| 1.1.2 张某医疗美容索赔案 | 第15-16页 |
| 1.1.3 王某医疗美容索赔案 | 第16-17页 |
| 1.2 医疗美容纠纷案中的民法问题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医疗美容民事责任竞合问题 | 第20-26页 |
| 2.1 民事责任竞合的概念与构成 | 第20-22页 |
| 2.1.1 概念内涵 | 第20页 |
| 2.1.2 构成要件 | 第20-22页 |
| 2.2 域外国家处理责任竞合的模式 | 第22-24页 |
| 2.2.1 法国:法条竞合模式 | 第22页 |
| 2.2.2 德国:请求权或请求权规范竞合模式 | 第22-23页 |
| 2.2.3 英国:有条件的选择模式 | 第23-24页 |
| 2.3 中国处理责任竞合的模式与改革 | 第24-26页 |
| 2.3.1 中国模式 | 第24页 |
| 2.3.2 改革对策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医疗美容损害后果认定问题 | 第26-36页 |
| 3.1 损害后果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 第26-27页 |
| 3.1.1 损害后果的概念 | 第26页 |
| 3.1.2 损害后果的构成要件 | 第26-27页 |
| 3.2 证明损害的证据及其面临的困境 | 第27-29页 |
| 3.2.1 证明损害的证据 | 第27-28页 |
| 3.2.2 证据面临的困境 | 第28-29页 |
| 3.3 域外国家的认定实践 | 第29-32页 |
| 3.3.1 大陆法国家 | 第29-31页 |
| 3.3.2 英美法国家 | 第31-32页 |
| 3.4 中国的认定实践与革新 | 第32-36页 |
| 3.4.1 认定实践 | 第32-33页 |
| 3.4.2 革新路径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医疗美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 第36-44页 |
| 4.1 精神损害的内涵与构成 | 第36-38页 |
| 4.1.1 精神损害的内涵 | 第36页 |
| 4.1.2 精神损害的构成 | 第36-38页 |
| 4.2 域外国家的赔偿实践 | 第38-40页 |
| 4.2.1 大陆法国家 | 第38-39页 |
| 4.2.2 英美法国家 | 第39-40页 |
| 4.3 中国的赔偿实践与改革 | 第40-44页 |
| 4.3.1 赔偿实践 | 第40页 |
| 4.3.2 改革对策 | 第40-44页 |
| 结论 | 第44-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