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1.1 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 | 第9-10页 |
1.1.2 光伏发电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 | 第10-11页 |
1.1.3 开展光伏电站功率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光伏电站出力预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光伏电站出力预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光伏电站功率预测的方法及模型 | 第17-27页 |
2.1 开展光伏电站功率预测的方法 | 第17-18页 |
2.2 太阳能资源评估 | 第18-19页 |
2.3 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 | 第19-21页 |
2.3.1 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原理 | 第19-20页 |
2.3.2 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分析 | 第20-21页 |
2.4 影响光伏电站出力的因素分析 | 第21-26页 |
2.4.1 温度的影响 | 第23页 |
2.4.2 不可利用太阳光 | 第23-24页 |
2.4.3 光伏组件的匹配度 | 第24页 |
2.4.4 逆变器、箱变的效率 | 第24页 |
2.4.5 直流线损、交流线损 | 第24-25页 |
2.4.6 设备故障 | 第25页 |
2.4.7 设计不当造成的阴影遮挡 | 第25页 |
2.4.8 清洁不及时 | 第25-26页 |
2.5 结论 | 第26-27页 |
第3章 理论发电量的预测 | 第27-34页 |
3.1 项目的地理位置 | 第27-28页 |
3.2 项目场址的太阳能资源分析 | 第28-31页 |
3.2.1 内蒙古太阳能资源概况 | 第28-30页 |
3.2.2 项目场址太阳能资源数据 | 第30-31页 |
3.3 样本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预测 | 第31-33页 |
3.3.1 项目规模 | 第31-32页 |
3.3.2 理论发电量计算 | 第32-33页 |
3.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电站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4-43页 |
4.1 设计对效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4.1.1 倾角设计的影响 | 第34页 |
4.1.2 间距设计的影响 | 第34-35页 |
4.1.3 匹配对功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 设备选型对效率的影响 | 第36-38页 |
4.2.1 逆变器的效率 | 第36-37页 |
4.2.2 箱式变压器的效率 | 第37页 |
4.2.3 交、直流线路损失 | 第37-38页 |
4.3 环境和运营维护对效率的影响 | 第38-41页 |
4.3.1 弱辐射的功率损失 | 第38页 |
4.3.2 温度造成的功率损失 | 第38-39页 |
4.3.3 灰尘遮挡造成的功率损失 | 第39-41页 |
4.3.4 设备维修的功率损失 | 第41页 |
4.4 样本光伏电站综合系统效率 | 第41-43页 |
4.4.1 设计损失 | 第41页 |
4.4.2 设备影响 | 第41页 |
4.4.3 环境和运维效率损失 | 第41-43页 |
第5章 光伏电站出力预测 | 第43-48页 |
5.1 项目发电量预测 | 第43-47页 |
5.1.1 首年发电量计算预测 | 第43页 |
5.1.2 年发电量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 | 第43-44页 |
5.1.3 月发电量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 | 第44-47页 |
5.2 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49页 |
6.1.1 太阳能资源分析 | 第48页 |
6.1.2 理论发电量的计算 | 第48页 |
6.1.3 系统效率预测 | 第48-49页 |
6.1.4 预测值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 | 第49页 |
6.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