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电池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动力电池模拟器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2 动力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动态特性 | 第16-22页 |
2.1 动力锂离子电池原理 | 第16-17页 |
2.2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特性测试 | 第17-21页 |
2.2.1 动力锂离子电池恒流放电特性 | 第17-18页 |
2.2.2 不同放电倍率下恒流放电特性 | 第18-19页 |
2.2.3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特性 | 第19-20页 |
2.2.4 电池电压回弹特性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建模与仿真 | 第22-46页 |
3.1 动力锂离子电池建模 | 第22-27页 |
3.1.1 电池二阶RC电路建模 | 第22-23页 |
3.1.2 电池SOC估算建模 | 第23-24页 |
3.1.3 动力锂离子电池参数辨识建模 | 第24-27页 |
3.2 双向DC-DC电路的建模 | 第27-34页 |
3.2.1 双向DC-DC主电路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3.2.2 双向DC-DC充放电数学建模 | 第28-29页 |
3.2.3 双向DC-DC恒流充电数学建模 | 第29-32页 |
3.2.4 双向DC-DC恒压放电数学建模 | 第32-34页 |
3.3 电池系统设计与仿真 | 第34-44页 |
3.3.1 电池模型的设计与仿真 | 第34-37页 |
3.3.1.1 二阶RC电路Simulink模型 | 第34-36页 |
3.3.1.2 电池SOC模型 | 第36页 |
3.3.1.3 仿真分析 | 第36-37页 |
3.3.2 双向DC-DC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 第37-43页 |
3.3.2.1 双向DC-DC恒流充电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第37-40页 |
3.3.2.2 双向DC-DC恒压放电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第40-43页 |
3.3.3 双向DC-DC实验波形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动力电池模拟器的硬件与软件设计 | 第46-60页 |
4.1 动力电池模拟器系统硬件设计 | 第46-50页 |
4.1.1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46页 |
4.1.2 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46-47页 |
4.1.3 串口通信电路的设计 | 第47页 |
4.1.4 JTAG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47-48页 |
4.1.5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48-50页 |
4.2 动力电池模拟器系统软件设计 | 第50-52页 |
4.2.1 电池模拟器程序设计 | 第51页 |
4.2.2 电池模拟器端电压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4.3 Simlink自动代码生成 | 第52-57页 |
4.4 PID在电池模拟器的应用 | 第57-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动力电池模拟器测试系统设计 | 第60-72页 |
5.1 动力电池模拟器的系统结构 | 第60-61页 |
5.2 电池模拟器采集系统的设计 | 第61-67页 |
5.2.1 LabVIEW系统概述 | 第61页 |
5.2.2 数据采集系统前面板的设计 | 第61-62页 |
5.2.3 数据采集系统程序框图的设计 | 第62-67页 |
5.3 电池模拟器样机平台 | 第67-68页 |
5.4 电池模拟器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5.4.1 电池模拟器充电实验 | 第68-69页 |
5.4.2 电池模拟器的放电实验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总结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