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弹药、引信、火工品论文--引信论文

高价值弹药机电引信可靠性评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高价值弹药机电引信第16-17页
        1.2.1 用途、类型第16页
        1.2.2 组成与功能第16-17页
    1.3 国内外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章节安排第18-21页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3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引信可靠性评估方法理论第21-35页
    2.1 概述第21页
    2.2 数据类型第21-22页
    2.3 可靠性评估方法选取原则第22-23页
        2.3.1 单元级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选取原则第22页
        2.3.2 系统级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选取原则第22-23页
    2.4 单元级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第23-31页
        2.4.1 单元级产品可靠性评估的经典方法第23-26页
        2.4.2 引入环境折合系数的产品可靠性经典评估方法第26-27页
        2.4.3 利用相似产品数据的可靠性综合评估方法]第27-30页
        2.4.4 Bayes方法第30-31页
    2.5 系统级产品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第31-34页
        2.5.1 系统级产品可靠性综合评估的选取原则第32页
        2.5.2 系统级产品可靠性综合评估的L-M法第32-33页
        2.5.3 系统级产品可靠性综合评估的蒙特卡洛方法第33-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高价值弹药机电引信结构、功能分析第35-41页
    3.1 概述第35页
    3.2 引信结构、功能分析第35-40页
        3.2.1 用途、类型第35页
        3.2.2 引信的组成与功能第35-36页
        3.2.3 引信系统各子系统第36-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高价值弹药机电引信可靠性评估模型的建立第41-57页
    4.1 可靠性模型概述第41-46页
        4.1.1 可靠性模型分类第41页
        4.1.2 常用可靠性模型第41-46页
        4.1.3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第46页
    4.2 引信可靠性可靠性模型的建立第46-55页
        4.2.1 引信系统定义第47-48页
        4.2.2 引信可靠性建模时的假设条件第48页
        4.2.3 引信可靠性框图第48-49页
        4.2.4 引信可靠性数学模型第49-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高价值弹药机电引信试验及数据收集第57-69页
    5.1 电缆部件试验数据收集第57-58页
    5.2 S/A机构试验数据收集第58-61页
        5.2.1 S/A机构一级保险试验数据收集第58-59页
        5.2.2 S/A机构二级保险试验数据收集第59页
        5.2.3 S/A机构三级保险试验数据收集第59-60页
        5.2.4 S/A机构隔爆转子试验数据收集第60-61页
        5.2.5 S/A机构短路机构试验数据收集第61页
    5.3 传爆序列试验数据收集第61-63页
        5.3.1 电雷管试验数据收集第61-62页
        5.3.2 导爆管甲、乙试验数据收集第62页
        5.3.3 传爆序列导爆索试验数据收集第62-63页
        5.3.4 起爆药柱、扩爆药柱试验数据收集第63页
    5.4 起爆控制电路试验数据收集第63-65页
    5.5 安全控制电路试验数据收集第65-66页
    5.6 环境折合系数的确定及折合后的时间第66-67页
    5.7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高价值弹药机电引信可靠性评估第69-79页
    6.1 可靠性指标要求第69页
    6.2 引信可靠性评估第69-77页
        6.2.1 电缆部件可靠性评估第69-70页
        6.2.2 S/A机构可靠性评估第70-71页
        6.2.3 传爆序列可靠性评估第71-72页
        6.2.4 起爆控制电路可靠性评估第72-74页
        6.2.5 安全控制电路可靠性评估第74-76页
        6.2.6 引信子系统可靠性评估第76页
        6.2.7 引信系统可靠性评估第76页
        6.2.8 引信系统可靠性评估结论第76-77页
    6.3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7页
作者简介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防御素-3/聚乳酸聚乙醇酸缓释微球抑制人工关节术后生物膜形成的研究
下一篇:纳米材料介导的骨靶向光热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