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与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的筛选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前言第13-28页
    1.1 鸭坦布苏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第14-18页
        1.1.1 鸭坦布苏病毒的形态结构第14页
        1.1.2 鸭坦布苏病毒的基因组特征第14-15页
        1.1.3 鸭坦布苏病毒编码蛋白特征第15-16页
        1.1.4 黄病毒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第16-17页
        1.1.5 黄病毒的入胞机制第17-18页
        1.1.6 黄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第18页
        1.1.7 鸭坦布苏病毒的培养特性第18页
    1.2 坦布苏病毒感染的症状和病理变化第18-19页
    1.3 坦布苏病毒感染的防制第19页
    1.4 蛋白质相互作用概述第19-21页
    1.5 cDNA文库的概述第21-22页
    1.6 酵母双杂交技术第22-27页
        1.6.1 酵母双杂交技术原理第22-23页
        1.6.2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特点第23-24页
        1.6.3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应用第24-27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7-2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8-44页
    2.1 材料第28-30页
        2.1.1 菌株、毒株、载体及细胞第28页
        2.1.2 主要试剂第28页
        2.1.3 主要溶液的配置第28-29页
        2.1.4 主要仪器设备第29-30页
    2.2 鸭胚成纤维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第30-35页
        2.2.1 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培养第30-31页
        2.2.2 鸭胚成纤维细胞的传代第31页
        2.2.3 鸭胚成纤维细胞总RNA的提取第31页
        2.2.4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31-32页
        2.2.5 双链cDNA的扩增及纯化第32页
        2.2.6 双链cDNA的纯化第32-33页
        2.2.7 Y187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3-34页
        2.2.8 文库的制备第34页
        2.2.9 文库的收获第34页
        2.2.10 文库的鉴定第34-35页
    2.3 坦布苏病毒E蛋白相互作用宿主蛋白的筛选第35-44页
        2.3.1 重组诱饵质粒pGBKT7-E的构建第35-41页
        2.3.2 Y2H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1页
        2.3.3 诱饵质粒转化Y2H酵母感受态细胞第41页
        2.3.4 诱饵质粒的自激活与毒性检测第41页
        2.3.5 cDNA文库的筛选第41-42页
        2.3.6 酵母质粒的提取第42-43页
        2.3.7 阳性克隆的鉴定第43-44页
3 结果第44-51页
    3.1 鸭胚成纤维细胞RNA的提取第44页
    3.2 双链cDNA的合成与纯化第44-46页
    3.3 文库质量鉴定第46页
    3.4 E基因片段的PCR扩增第46-47页
    3.5 诱饵质粒pGBKT7-E的构建第47页
    3.6 诱饵质粒pGBKT7-E的双酶切鉴定第47-48页
    3.7 诱饵质粒pGBKT7-E的自激活鉴定第48-49页
    3.8 诱饵质粒pGBKT7-E的毒性鉴定第49页
    3.9 诱饵质粒pGBKT7-E与cDNA文库的双杂交筛选第49-50页
    3.10 阳性质粒的PCR鉴定第50-51页
4 讨论第51-55页
5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山松花粉多糖抗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种鹅中垂直传播及其致病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