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碳纤维表面改性研究 | 第9-14页 |
1.2.1 常见界面改性理论 | 第9-13页 |
1.2.2 常见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 | 第13-14页 |
1.3 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第14-19页 |
1.3.1 CNTs增强基体的多尺度复合材料 | 第15页 |
1.3.2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4 常见的界面表征手段 | 第19-22页 |
1.4.1 界面性能表征 | 第19-20页 |
1.4.2 界面微观结构表征 | 第20-21页 |
1.4.3 界面组成的表征方法 | 第21-22页 |
1.5 纳米材料改善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5.1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过程 | 第22-23页 |
1.5.2 纳米材料改善复合材料疲劳性能 | 第23-24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7-37页 |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7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2.2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 | 第28页 |
2.3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 第28-29页 |
2.3.1 碳纤维表面去浆处理 | 第28-29页 |
2.3.2 碳纤维表面沉积氧化碳纳米管 | 第29页 |
2.4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9-30页 |
2.5 单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0-31页 |
2.6 测试表征 | 第31-37页 |
2.6.1 碳纳米管表征 | 第31-32页 |
2.6.2 碳纤维形貌表征 | 第32页 |
2.6.3 复合材料静态机械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32-34页 |
2.6.4 复合材料界面微区结构表征 | 第34-35页 |
2.6.5 复合材料动态弯-弯疲劳性能表征 | 第35-36页 |
2.6.6 复合材料超声C扫表征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界面过渡层构筑及其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 第37-51页 |
3.1 碳纳米管的结构性能 | 第37-39页 |
3.1.1 碳纳米管化学组成 | 第37-38页 |
3.1.2 碳纳米管的形貌表征 | 第38-39页 |
3.2 电泳沉积时间对碳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电泳沉积时间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0-43页 |
3.3.1 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性能 | 第40-41页 |
3.3.2 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 第41-42页 |
3.3.3 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性能 | 第42-43页 |
3.4 复合材料界面微区结构分析 | 第43-48页 |
3.4.1 界面过渡层的元素分布 | 第44页 |
3.4.2 界面过渡层的相对硬度分析 | 第44-47页 |
3.4.3 复合材料SEM断面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四章 界面过渡层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51-57页 |
4.1 界面结构对复合材料疲劳后剩余强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 复合材料抗疲劳性能强化机制 | 第52-55页 |
4.2.1 复合材料内部损伤情况 | 第52-53页 |
4.2.2 复合材料的疲劳断面图 | 第53-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