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转破产程序衔接机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执行转破产程序衔接机制概述 | 第9-15页 |
(一) 执行转破产程序衔接机制的概念 | 第9页 |
(二) 执行转破产程序衔接机制的功能 | 第9-11页 |
1. 弥补参与分配制度的缺陷 | 第10-11页 |
2. 改善"执行难"局面 | 第11页 |
3. 改善破产立案难的局面 | 第11页 |
(三) 执行转破产程序衔接机制的内容 | 第11-15页 |
1. 启动条件 | 第11-13页 |
2. 管辖法院 | 第13页 |
3. 审查处理程序 | 第13-14页 |
4. 受理程序 | 第14页 |
5. 监督程序 | 第14-15页 |
二、执行转破产程序衔接机制的困境 | 第15-20页 |
(一) 各地程序设置差异性大 | 第15-16页 |
(二) 启动动力不足 | 第16-18页 |
(三) 执行人员移送破产的积极性不高 | 第18页 |
(四) 启动模式单一 | 第18-19页 |
(五) 程序设置不完备 | 第19-20页 |
1. 审查标准不明确 | 第19页 |
2. 协调配合机制不全面 | 第19-20页 |
3. 监督机制单一性 | 第20页 |
三、完善执行转破产程序衔接机制的对策 | 第20-27页 |
(一) 统一执行转破产制度 | 第20-21页 |
(二) 明确执行法院释明义务 | 第21页 |
(三) 职权化"执转破"制度的建立 | 第21-23页 |
1. 适用主体的范围 | 第22页 |
2. 听证程序的建立 | 第22页 |
3. 执行法院负责制 | 第22-23页 |
(四) 程序设置的细化 | 第23-25页 |
1. 审查标准的细化 | 第23-24页 |
2. 完善法院与行政机构的协调机制 | 第24-25页 |
3. 建立多元化监督机制 | 第25页 |
(五) 完善配套措施 | 第25-27页 |
1. 简化破产程序 | 第25-26页 |
2. 增加对破产制度的投入 | 第26页 |
3. 确定债务人的破产申请义务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附录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