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6-63页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肥胖 | 第16-35页 |
1 肥胖的病因病机 | 第16-20页 |
2 中医治疗肥胖概况 | 第20-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综述二 棕色脂肪在治疗肥胖病和调节能量代谢中的前景 | 第35-63页 |
1 BAT的代谢与活化 | 第36-38页 |
2 白色脂肪棕色化 | 第38-39页 |
3 棕色脂肪与全身各器官的联系 | 第39-44页 |
4 BAT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 | 第44-45页 |
5 BAT的激活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63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 第63-11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3-72页 |
1 实验动物 | 第63页 |
2 实验用药配置 | 第63-64页 |
3 实验试剂 | 第64页 |
4 实验器材 | 第64-65页 |
5 造模及干预方法 | 第65-66页 |
6 标本的制备 | 第66页 |
7 血糖及糖耐量实验 | 第66页 |
8 生化指标检测 | 第66-67页 |
9 体脂检测 | 第67页 |
10 HE染色 | 第67页 |
11 脂肪组织mRNA提取 | 第67-69页 |
12 免疫印迹 | 第69-71页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71-72页 |
结果一: 降糖消渴颗粒对肥胖小鼠C57BL/6J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研究 | 第72-80页 |
1 降糖消渴颗粒对体重和摄食的影响 | 第72-74页 |
2 降糖消渴颗粒能降低肥胖小鼠脂肪的含量 | 第74页 |
3 降糖消渴颗粒能调节肥胖小鼠血脂水平 | 第74-75页 |
4 降糖消渴颗粒能降低肥胖小鼠游离脂肪酸水平 | 第75-76页 |
5 降糖消渴颗粒能降低肥胖小鼠胰岛素敏感性 | 第76页 |
6 降糖消渴颗粒能调节脂肪组织的形态学改变(HE染色) | 第76-77页 |
7 降糖消渴颗粒能升高肥胖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中UCP-1、PGC-1a和PPARγ的mRNA表达 | 第77-78页 |
8 降糖消渴颗粒能升高肥胖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中UCP-1、PGC-1a和PPARγ的蛋白表达 | 第78页 |
9 降糖消渴颗粒能升高肥胖小鼠棕色脂肪组织(BAT)中UCP-1、PGC-1a和PPARγ的mRNA表达 | 第78-79页 |
10 降糖消渴颗粒能升高肥胖小鼠棕色脂肪组织(BAT)中UCP-1、PGC-1a和PPARγ的蛋白表达 | 第79-80页 |
结果二: 益气温阳组分对肥胖小鼠C57BL/6J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研究 | 第80-90页 |
1 益气温阳组分能降低肥胖小鼠的体重 | 第80-81页 |
2 益气温阳组分能降低肥胖小鼠的摄食量 | 第81-82页 |
3 益气温阳组分能降低肥胖小鼠脂肪的含量 | 第82-83页 |
4 益气温阳组分能调节肥胖小鼠血脂水平 | 第83页 |
5 益气温阳组分能降低肥胖小鼠游离脂肪酸水平 | 第83-84页 |
6 益气温阳组分能降低肥胖小鼠胰岛素敏感性 | 第84-85页 |
7 益气温阳组分能调节脂肪组织的形态学改变(HE染色) | 第85-86页 |
8 益气温阳组分能升高肥胖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中PPARγ、PGC-1α、PRDM16和UCP-1的mRNA表达 | 第86-87页 |
9 益气温阳组分能升高肥胖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中PPARγ、PGC-1α、PRDM16和UCP-1的蛋白表达 | 第87页 |
10 益气温阳组分能升高肥胖小鼠棕色脂肪组织(BAT)中PPARγ、PGC-1α、PRDM16和UCP-1的mRNA表达 | 第87-88页 |
11 益气温阳组分能升高肥胖小鼠棕色脂肪组织(BAT)中PPARγ、PGC-1α、PRDM16和UCP-1的蛋白表达 | 第88-90页 |
讨论一: 降糖消渴颗粒对肥胖小鼠C57BL/6J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研究 | 第90-101页 |
1 1.C57BL/6J小鼠肥胖模型的选择 | 第90-91页 |
2 模型药物吡格列酮的选择 | 第91页 |
3 降糖消渴颗粒的立论依据 | 第91-93页 |
4 降糖消渴颗粒降低肥胖小鼠体重和改善糖脂代谢 | 第93-94页 |
5 降糖消渴颗粒对C57BL/6J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相关因子的影响 | 第94-97页 |
小结一 | 第97页 |
参考文献一 | 第97-101页 |
讨论二: 益气温阳成分对肥胖小鼠C57BL/6J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研究 | 第101-111页 |
1 气的概念 | 第101页 |
2 气虚证的判断 | 第101-102页 |
3 补气法的运用 | 第102-103页 |
4 补气法的现代研究 | 第103页 |
5 阳虚的原因 | 第103-104页 |
6 阳虚的诊断 | 第104页 |
7 温阳的方法 | 第104页 |
8 阳气与脂质代谢 | 第104-105页 |
9 人参皂苷Rb1、Rg3,肉桂醛的选择依据 | 第105页 |
10 人参皂苷Rb1、Rg3,肉桂醛降低肥胖小鼠体重和改善糖脂代谢 | 第105-106页 |
11 人参皂苷Rb1、Rg3,肉桂醛对C57BL/6J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相关因子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小结二 | 第107页 |
参考文献二 | 第107-111页 |
结语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3-114页 |
个人简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