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行政强制执行之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一、世界各国及地区对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界定 | 第11页 |
二、我国学者对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三、本论文之界定 | 第12-14页 |
第二章: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概述 | 第14-18页 |
一、行政主导型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 第14-15页 |
二、司法主导型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 第15-16页 |
三、行政和司法混合执行模式,也称为折中模式 | 第16-18页 |
第三章: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之现状分析 | 第18-23页 |
一、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 | 第18-19页 |
二、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例外 | 第19-21页 |
三、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在实践中的情况 | 第21-23页 |
第四章: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一、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不足 | 第23-24页 |
二、行政与司法角色错位,浪费司法资源 | 第24-25页 |
三、立法与实践相脱节,降低行政效率 | 第25-26页 |
四、强制执行手段单一,执行效果差 | 第26-27页 |
第五章:域外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及其启示 | 第27-34页 |
一、美国模式 | 第27-28页 |
二、法国模式 | 第28-29页 |
三、德国模式 | 第29-30页 |
四、日本模式 | 第30-31页 |
五、从域外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得到的启示 | 第31-34页 |
(一) 转变观念,打破传统行政强制执行理论条条框框 | 第31-32页 |
(二) 开拓视野,实现行政强制执行手段的多样化 | 第32页 |
(三) 立足国情,探索符合本国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 第32-34页 |
第六章: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构建 | 第34-45页 |
一、我国学者提出的关于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之改革思路及其评析 | 第34-36页 |
二、构建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建议 | 第36-42页 |
(一) 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回归行政机关,并规定法院执行的例外情形 | 第36-38页 |
1、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执行案件 | 第37页 |
2、以不动产为执行标的的强制执行案件 | 第37页 |
3、对行政相对人较大数额的金钱给付义务执行案件 | 第37-38页 |
(二) 加强行政强制执行的司法审查和监督力度,促进行政机关公正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 第38-40页 |
(三) 探索新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 | 第40-42页 |
1、赔偿因不履行义务而造成的损失 | 第40页 |
2、强制对义务人财产的征收 | 第40页 |
3、撤回义务人获得的受益行政行为 | 第40-41页 |
4、公布义务人的违法事实 | 第41页 |
5、行政机关起诉拒不履行义务当事人 | 第41页 |
6、实行行政刑罚 | 第41-42页 |
三、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 第42-45页 |
(一) 明确规定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为: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主,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辅 | 第42页 |
(二) 进一步明确实质审查形式 | 第42-43页 |
(三) 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加急程序 | 第43页 |
(四) 明确立法精神并对行政强制执行方式应当细化 | 第43页 |
(五) 制定统一而完备的《行政强制法》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本人在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