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16页 |
ABSTRACT | 第16-19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20-2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1-3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21-24页 |
1.2 秸秆成型燃料燃烧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32页 |
1.2.1 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析出研究 | 第24-26页 |
1.2.2 碱金属析出、转化及控制研究 | 第26-29页 |
1.2.3 氯、硫污染物析出及控制研究 | 第29-32页 |
1.3 秸秆成型燃料热解提质研究 | 第32-35页 |
1.3.1 生物质热解原理 | 第32-34页 |
1.3.2 生物质成型炭研究进展 | 第34-35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5-36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7-43页 |
2.1 实验原料制备 | 第37-38页 |
2.2 仪器与设备 | 第38-41页 |
2.2.1 生物质成型系统 | 第38页 |
2.2.2 管式炉燃烧/热解系统 | 第38-40页 |
2.2.3 热分析实验系统 | 第40页 |
2.2.4 灰熔融性测定系统 | 第40-41页 |
2.3 主要测试手段 | 第41-42页 |
2.3.1 钾和氯元素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2.3.2 主要表征方法 | 第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磷基添加剂对秸秆成型燃料灰熔融性及燃烧固钾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43-57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磷基添加剂对秸秆成型燃料灰熔点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 磷基添加剂对秸秆成型燃料燃烧成灰特性的影响 | 第44-48页 |
3.3.1 磷基添加剂对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2 磷基添加剂对秸秆成型燃料灰形貌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 磷基添加剂对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固钾的影响规律 | 第48-54页 |
3.4.1 磷基添加剂对燃烧固钾率的影响规律 | 第48-49页 |
3.4.2 磷基添加剂对灰分晶相组成的影响 | 第49-52页 |
3.4.3 磷基添加剂对灰分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52-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4章 秸秆成型燃料燃烧氯、硫、氮污染物排放及控制研究 | 第57-75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添加剂对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固氯的影响 | 第57-62页 |
4.2.1 添加剂吸收HCl的热力学模拟计算 | 第57-58页 |
4.2.2 秸秆成型燃料不同燃烧温度下的自固氯特性 | 第58-59页 |
4.2.3 添加剂对燃烧固氯特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4 Ba/Cl摩尔比对固氯特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4.2.5 添加剂对灰分晶相组成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 磷基添加剂和BaCO_3转化KCl研究 | 第62-68页 |
4.3.1 ADP和BaCO_3掺配比对KCl转化模拟结果 | 第63-64页 |
4.3.2 CPM和BaCO_3掺配比对KCl转化模拟结果 | 第64-65页 |
4.3.3 不同添加剂对KCl转化的影响 | 第65-67页 |
4.3.4 磷基添加剂和BaCO_3对燃烧固氯的影响 | 第67-68页 |
4.4 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SO_2排放控制 | 第68-71页 |
4.5 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NO排放控制 | 第71-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5页 |
第5章 秸秆成型炭燃料理化特性及燃烧特性研究 | 第75-99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秸秆成型炭物理特性研究 | 第75-80页 |
5.2.1 秸秆成型炭表观形貌分析 | 第75-77页 |
5.2.2 秸秆成型炭物理特性参数分析方法 | 第77页 |
5.2.3 秸秆成型炭物理特性参数分析 | 第77-80页 |
5.3 秸秆成型炭表征分析 | 第80-87页 |
5.3.1 秸秆成型炭化学结构变化 | 第80-82页 |
5.3.2 秸秆成型炭晶相组成变化 | 第82-84页 |
5.3.3 秸秆成型炭微观形貌变化 | 第84-87页 |
5.4 秸秆成型炭能量特性分析 | 第87-90页 |
5.5 秸秆成型炭燃烧特性分析 | 第90-98页 |
5.5.1 热重分析热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 第90-91页 |
5.5.2 燃烧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 第91-93页 |
5.5.3 热重分析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 第93-96页 |
5.5.4 燃烧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 第96-9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6章 秸秆成型炭成灰特性及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 第99-125页 |
6.1 引言 | 第99页 |
6.2 秸秆成型炭灰熔融性分析 | 第99-103页 |
6.2.1 结渣倾向的判别指标 | 第99-100页 |
6.2.2 热解温度秸秆成型炭灰成分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6.2.3 热解温度对秸秆成型炭灰熔融性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6.3 磷基添加剂对秸秆成型炭灰熔融性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6.3.1 磷基添加剂对秸秆成型炭灰熔点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6.3.2 添加剂掺配方式对灰熔点影响 | 第104页 |
6.3.3 无机矿物质与灰熔点的关系 | 第104-105页 |
6.4 磷基添加剂对秸秆成型炭燃烧成灰特性的影响 | 第105-113页 |
6.4.1 磷基添加剂对燃烧固钾率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6.4.2 磷基添加剂对灰分形貌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6.4.3 磷基添加剂对灰分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6.4.4 磷基添加剂对灰分晶相组成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6.5 秸秆成型炭燃烧产物中无机矿物质转化模拟分析 | 第113-119页 |
6.5.1 无机矿物质转化模拟方法 | 第113-114页 |
6.5.2 磷基添加剂对无机矿物质转化的影响 | 第114-117页 |
6.5.3 热解温度对无机矿物质转化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6.5.4 磷基添加剂热解和燃烧中对钾元素转化路径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6.6 秸秆成型炭燃烧氮、硫污染物排放特性 | 第119-122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22-125页 |
第7章 总结及建议 | 第125-129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25-126页 |
7.2 创新点 | 第126-127页 |
7.3 研究建议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47页 |
致谢 | 第147-14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149-151页 |
ENGLISH DISSERTATION | 第151-1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