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SL双通带滤波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双通带滤波器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双通带滤波器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5页 |
1.2.1 阶梯阻抗谐振器 | 第10-12页 |
1.2.2 多模结构 | 第12-13页 |
1.2.3 缺陷地结构 | 第13-14页 |
1.2.4 基片集成波导 | 第14-15页 |
1.3 传统的传输线 | 第15-16页 |
1.4 介质集成悬置线(SISL)简介 | 第16-18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滤波器的基本理论 | 第19-31页 |
2.1 滤波器基本知识 | 第19-20页 |
2.2 滤波器分类 | 第20-27页 |
2.2.1 滤波器的种类 | 第20-21页 |
2.2.2 滤波器一般分析方法 | 第21-27页 |
2.2.2.1 等效电路分析法 | 第21-23页 |
2.2.2.2 传输线理论分析法 | 第23-26页 |
2.2.2.3 奇偶模分析法 | 第26-27页 |
2.3 介质集成悬置线(SISL) | 第27-30页 |
2.3.1 介质集成悬置线的基本结构 | 第27-28页 |
2.3.2 介质集成悬置线的建模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奇偶模分析法设计SISL双通带滤波器 | 第31-38页 |
3.1 SISL多模谐振器的奇偶模分析 | 第31-34页 |
3.2 SISL馈线结构 | 第34-35页 |
3.3 SISL滤波器的通带特性与阻带特性 | 第35-36页 |
3.4 SISL双通带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流程 | 第36页 |
3.5 测试验证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双通带滤波器设计实例 | 第38-64页 |
4.1 宽阻带抑制的SISL双通带滤波器 | 第38-47页 |
4.1.1 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 第38页 |
4.1.2 SISL电容加载多模谐振器 | 第38-41页 |
4.1.2.1 多路信号抵消 | 第40-41页 |
4.1.2.2 级联带阻谐振器 | 第41页 |
4.1.3 馈线结构 | 第41-42页 |
4.1.4 阻带性能的调节 | 第42-45页 |
4.1.5 加工测试 | 第45-47页 |
4.2 过渡带陡峭的SISL双通带滤波器 | 第47-54页 |
4.2.1 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 第47页 |
4.2.2 SISL阶梯阻抗多模谐振器 | 第47-49页 |
4.2.3 馈线结构 | 第49-50页 |
4.2.4 过渡带性能的调节 | 第50-52页 |
4.2.5 加工测试 | 第52-54页 |
4.3 高隔离的SISL双通带滤波器 | 第54-63页 |
4.3.1 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 第54页 |
4.3.2 SISL1/4 波长多模谐振器 | 第54-56页 |
4.3.3 馈线结构 | 第56页 |
4.3.4 隔离带传输零点的控制 | 第56-61页 |
4.3.5 加工测试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