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热光伏技术简介 | 第12-13页 |
1.1.2 热光伏的发展 | 第13-15页 |
1.2 锑化镓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2.1 锑化镓材料及应用前景 | 第15页 |
1.2.2 锑化镓电池的制备 | 第15-17页 |
1.2.3 锌在锑化镓中扩散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4 锑化镓薄膜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锌在锑化镓中扩散机理的研究 | 第24-56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扩散源的组成对锌在锑化镓中表面扩散参数的影响 | 第25-34页 |
2.2.1 材料和方法 | 第25页 |
2.2.2 锌在锑化镓中的扩散曲线 | 第25-26页 |
2.2.3 表面扩散参数的提取 | 第26-28页 |
2.2.4 蒸气压力对表面浓度和表面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28-30页 |
2.2.5 相图计算软件 | 第30-31页 |
2.2.6 Ga/Sb/Zn三元相图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31-34页 |
2.3 扩散源的组成对锌在锑化镓中扩散机制的影响 | 第34-53页 |
2.3.1 第一性原理方法及计算软件 | 第34-35页 |
2.3.2 扩散激活能的计算公式 | 第35-37页 |
2.3.3 计算参数设置及验证 | 第37-39页 |
2.3.4 计算模型 | 第39-40页 |
2.3.5 扩散源对填隙态Zn位置的影响 | 第40-44页 |
2.3.6 扩散源对扩散激活能的影响 | 第44-51页 |
2.3.7 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的验证 | 第51-5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3章 锑化镓薄膜电池内量子效率的理论研究 | 第56-80页 |
3.1 引言 | 第56-57页 |
3.2 采用锌扩散法制备P-N结的锑化镓薄膜电池 | 第57-72页 |
3.2.1 内量子效率计算模型 | 第57-63页 |
3.2.2 模型验汇 | 第63-65页 |
3.2.3 基区厚度对内量子效率的影响 | 第65-70页 |
3.2.4 底面复合速率对内量子效率的影响 | 第70-72页 |
3.2.5 空穴SRH寿命对内量子效率的影响 | 第72页 |
3.3 采用碲扩散法制备P-N结的锑化镓薄膜电池 | 第72-75页 |
3.3.1 碲扩散曲线 | 第72-73页 |
3.3.2 内量子效率计算结果 | 第73-75页 |
3.4 采用外延法制备P-N结的锑化镓薄膜电池 | 第75-78页 |
3.5 扩散法与外延法制备的锑化镓薄膜电池对比 | 第78-7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4章 具有薄膜耦合超材料结构的锑化镓薄膜电池的设计与研究 | 第80-108页 |
4.1 引言 | 第80页 |
4.2 严格耦合波分析法 | 第80-83页 |
4.3 具有一维光栅薄膜耦合超材料结构的锑化镓薄膜电池 | 第83-102页 |
4.3.1 电池结构及计算参数 | 第83-85页 |
4.3.2 锑化镓薄膜电池的吸收光谱及增强机制分析 | 第85-91页 |
4.3.3 参数分析 | 第91-96页 |
4.3.4 锑化镓层的吸收率 | 第96-97页 |
4.3.5 锑化镓薄膜电池的性能预测 | 第97-102页 |
4.4 具有二维光栅薄膜耦合超材料结构的锑化镓薄膜电池 | 第102-106页 |
4.4.1 电池结构及计算参数 | 第102-103页 |
4.4.2 锑化镓薄膜电池的吸收光谱 | 第103-104页 |
4.4.3 锑化镓薄膜电池的性能预测 | 第104-105页 |
4.4.4 两种结构的锑化镓薄膜电池对比 | 第105-10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5.1 总结 | 第108-110页 |
5.2 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2页 |
附录A 利用PANDAT计算GA/SB/ZN三元相图的脚本文件 | 第122-125页 |
附录B 符号表 | 第125-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