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1.1 挥发性有机物概述 | 第9-10页 |
| 1.1.1 典型挥发性有机物甲苯的性质 | 第9页 |
| 1.1.2 甲苯对人体的危害及代谢过程 | 第9-10页 |
| 1.1.3 典型挥发性有机物丙酮的性质 | 第10页 |
| 1.2 光催化技术概述 | 第10-12页 |
| 1.2.1 光催化反应原理 | 第10-11页 |
| 1.2.2 光催化技术应用 | 第11-12页 |
| 1.3 石墨烯的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 1.3.1 石墨烯材料概述 | 第12页 |
| 1.3.2 石墨烯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 1.3.3 石墨烯的应用 | 第14页 |
| 1.4 二氧化钛纳米光催化剂概述 | 第14-18页 |
| 1.4.1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 1.4.2 二氧化钛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5 活性炭纤维材料概述 | 第18-19页 |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9页 |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实验技术路线及分析方法 | 第20-28页 |
| 2.1 实验技术路线与内容 | 第20-22页 |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 2.2.1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 2.3 材料制备 | 第23-24页 |
| 2.3.1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23页 |
| 2.3.2 {001} TiO_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4页 |
| 2.4 材料表征方法 | 第24-25页 |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4页 |
| 2.4.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4-25页 |
| 2.4.3 场发射透射电镜 | 第25页 |
| 2.5 降解甲苯实验 | 第25-26页 |
| 2.6 活性炭纤维吸附丙酮实验 | 第26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001}二氧化钛-石墨烯表征分析及光催化降解甲苯的研究 | 第28-42页 |
| 3.1 材料表征与分析 | 第28-38页 |
| 3.1.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8-31页 |
| 3.1.2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1-33页 |
| 3.1.3 氢氟酸控制晶面生长及选择性腐蚀的原理 | 第33-34页 |
| 3.1.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4-36页 |
| 3.1.5 {001} TiO_2-Graphene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 | 第36-37页 |
| 3.1.6 合成参数变化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原理 | 第37-38页 |
| 3.2 光催化降解挥发性有机物甲苯 | 第38-41页 |
| 3.2.1 光催化反应器构造 | 第38页 |
| 3.2.2 光降解净化去除甲苯实验 | 第38-41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001}二氧化钛—石墨烯光催化复合材料合成条件优化 | 第42-49页 |
| 4.1 中心组合设计法设计实验 | 第42-44页 |
| 4.2 合成条件优化 | 第44-48页 |
| 4.2.1 模型结果 | 第44页 |
| 4.2.2 模型方差分析 | 第44-45页 |
| 4.2.3 合成条件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 4.2.4 最优合成条件 | 第47-48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活性炭纤维吸附丙酮的研究 | 第49-56页 |
| 5.1 实验装置 | 第49-50页 |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 5.2.0 活性炭纤维与活性炭颗粒对丙酮的吸附实验 | 第50-52页 |
| 5.2.1 活性炭纤维在不同丙酮浓度下的吸附表现 | 第52-53页 |
| 5.2.2 活性炭纤维在不同气体流速时的吸附表现 | 第53-54页 |
| 5.2.3 活性炭纤维在不同层数时的吸附表现 | 第54-5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8页 |
| 6.1 结论 | 第56-57页 |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