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1.1 前言 | 第12页 |
1.1.2 复合地基 | 第12-14页 |
1.1.3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概述 | 第15页 |
1.2.2 螺纹桩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1.2.4 螺纹桩竖向承载力 | 第16-18页 |
1.2.5 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 | 第18-1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两段式变截面螺纹桩技术及优势 | 第22-30页 |
2.1 概述 | 第22页 |
2.2 施工工法 | 第22-24页 |
2.3 竖向承载优势 | 第24-29页 |
2.3.1 模型建立 | 第24-27页 |
2.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两段式变截面螺纹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 | 第30-45页 |
3.1 单桩工作性能 | 第30-38页 |
3.1.1 竖向荷载传递机理 | 第30-31页 |
3.1.2 单桩破坏模式 | 第31-33页 |
3.1.3 单桩承载特性 | 第33-38页 |
3.2 复合地基工作性能 | 第38-44页 |
3.2.1 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 第38页 |
3.2.2 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 第38-39页 |
3.2.3 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 第39-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两段式螺纹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45-64页 |
4.1 概述 | 第45页 |
4.2 螺纹桩最优螺纹间距 | 第45-54页 |
4.2.1 极限平衡理论近似分析 | 第45-51页 |
4.2.2 数值模拟分析验证 | 第51-54页 |
4.3 单桩承载力公式 | 第54-58页 |
4.3.1 螺纹直桩 | 第54-55页 |
4.3.2 两段式变截面螺纹桩 | 第55-58页 |
4.4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58-62页 |
4.4.1 理论计算方法 | 第58-59页 |
4.4.2 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第59-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两段式螺纹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87页 |
5.1 概述 | 第64页 |
5.2 单桩承载特性影响因素 | 第64-72页 |
5.2.1 桩长比 | 第64-66页 |
5.2.2 桩径比 | 第66-68页 |
5.2.3 螺纹厚度 | 第68-70页 |
5.2.4 螺纹外伸宽度 | 第70-72页 |
5.3 群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影响因素 | 第72-80页 |
5.3.1 桩间距 | 第72-76页 |
5.3.2 桩长 | 第76-78页 |
5.3.3 桩径 | 第78-80页 |
5.4 褥垫层特性 | 第80-84页 |
5.4.1 弹性模量 | 第81-82页 |
5.4.2 厚度 | 第82-84页 |
5.5 地基土强度 | 第84-8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工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