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工程论文

池塘—人工湿地循环节水型养殖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我国池塘养殖的发展概况第10-12页
        1.1.1 我国池塘养殖的发展现状第10页
        1.1.2 我国池塘养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11页
        1.1.3 池塘养殖环境的污染第11-12页
    1.2 池塘养殖水体污染的生物修复第12-15页
        1.2.1 池塘水体原位修复第12-14页
        1.2.2 池塘水体异位修复第14-15页
    1.3 湿地及人工湿地第15-18页
        1.3.1 江苏省人工湿地及其资源现状第15页
        1.3.2 人工湿地第15-17页
        1.3.3 人工湿地应用及进展第17-18页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和目标第18-20页
第二章 池塘-人工湿地循环节水型养殖系统的构建第20-28页
    2.1 池塘-人工湿地循环节水型养殖系统的构建方案第21-23页
        2.1.1 系统建设地选址及背景第21页
        2.1.2 系统建设原理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2.2 池塘-人工湿地循环节水型养殖系统的建成与运行第23-26页
    2.3 池塘-人工湿地循环节水型养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第26-28页
第三章 池塘-人工湿地循环系统对水质的净化效果第28-3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3.1.1 材料第28-29页
        3.1.2 方法第29-3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0-35页
        3.2.1 池塘-人工湿地循环系统水质理化参数的变化及水质的净化第30-32页
        3.2.2 利用弹性填料构建固定化微生物膜对蓄水池水质净化的强化第32-33页
        3.2.3 利用浮床植物系统净化养殖池塘水质第33-35页
    3.3 小结第35-36页
        3.3.1 人工湿地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第35页
        3.3.2 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的处理效果第35页
        3.3.3 生态浮床系统的处理效果第35-36页
第四章 池塘-人工湿地循环养殖系统对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生态效益评价第36-4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4.1.1 池塘-人工湿地节水型养殖系统概况第36页
        4.1.2 样品采集第36-37页
        4.1.3 仪器与试剂第37页
        4.1.4 浮游植物多样性的评价方法第37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7-42页
        4.2.1 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中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和优势种第37-38页
        4.2.2 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的污水生物系统分析及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评价第38-40页
        4.2.3 池塘-人工湿地循环系统的生态效益评估第40-42页
    4.3 小结第42-44页
        4.3.1 藻类群落结构第42页
        4.3.2 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第42页
        4.3.3 池塘-人工湿地节水型养殖系统的生态效益第42-44页
全文小结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种渔药和四种环境化学品对吉富罗非鱼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下一篇:番茄环纹斑点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