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图目录 | 第9-10页 |
表目录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理论背景 | 第11-12页 |
·实践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6页 |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与本文相关的研究综述 | 第17-29页 |
·集聚经济理论 | 第17-23页 |
·集聚经济的概念 | 第17-18页 |
·集聚经济的成因 | 第18-20页 |
·集聚经济的影响因素 | 第20-23页 |
·专业化外部性和多样化外部性理论 | 第23-27页 |
·概念 | 第23-24页 |
·专业化外部性效应和多样化外部性效应 | 第24-25页 |
·专业化外部性和多样化外部性的测量 | 第25-27页 |
·国内学者对双三角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研究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双三角地区城市产业专业化与产业多样化水平的对比分析 | 第29-45页 |
·产业专业化水平与产业多样化水平的计算 | 第29-35页 |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数据选取 | 第30-31页 |
·计算结果 | 第31-34页 |
·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双三角地区城市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及其对比分析 | 第35-38页 |
·长三角地区城市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分析 | 第35-36页 |
·珠三角地区城市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分析 | 第36-38页 |
·双三角地区城市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对比分析 | 第38页 |
·双三角地区城市的产业多样化水平及其对比分析 | 第38-42页 |
·长三角地区城市的产业多样化水平分析 | 第38-40页 |
·珠三角地区城市的产业多样化水平分析 | 第40-41页 |
·双三角地区城市的产业多样化水平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对省会城市的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双三角地区城市集聚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45-67页 |
·模型、变量与数据 | 第45-50页 |
·模型设定 | 第45-46页 |
·变量定义 | 第46-48页 |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48-49页 |
·模型检验 | 第49-50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50-54页 |
·25个城市集聚经济的统计分析 | 第50-52页 |
·25个城市其他NEG变量和Local变量统计分析 | 第52-54页 |
·双三角地区25个城市的模型计量分析 | 第54-60页 |
·总体模型估计结果 | 第54-56页 |
·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对专业化模型的回归分析及比较 | 第56-58页 |
·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对多样化模型的回归分析及比较 | 第58-6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0-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7-71页 |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政策建议 | 第68-70页 |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