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现代性进程中的“怀旧”经验与理论 | 第13-23页 |
第一节 “慢速”背后的“话语” | 第14-17页 |
第二节 从卢梭到海德格尔 | 第17-20页 |
第三节 “废墟意识”与主体间性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杜夫海纳“审美知觉”视野下的怀旧审美过程 | 第23-31页 |
第一节 怀旧审美的呈现、再现-想象、思考-感觉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审美经验中“身体-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可逆性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作为“准主体”的审美对象与虚拟现实的审美空间 | 第27-31页 |
第三章 杜夫海纳“审美深度”理论下的怀旧审美反思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深度” | 第31-34页 |
第二节 现代性背景下的“修复型怀旧”与“反思型怀旧” | 第34-37页 |
第三节 从“怀旧审美”到“废墟意识” | 第37-4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