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0页 |
| 一、企业间借贷典型案例分析 | 第10-12页 |
| (一) 案例分析之一:(2013)民申字第2424号 | 第10页 |
| (二) 案例分析之二:(2014)民一终字第39号 | 第10-12页 |
| 二、我国对企业间借贷行为规制的发展 | 第12-18页 |
| (一) 我国对企业间借贷行为的否定性规定 | 第12-15页 |
| 1. 法律 | 第13页 |
| 2. 行政法规 | 第13页 |
| 3.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第13-14页 |
| 4. 司法解释 | 第14-15页 |
| (二) 我国对企业间借贷行为间接认可的规定 | 第15-16页 |
| 1. 法律 | 第15-16页 |
| 2. 行政法规 | 第16页 |
| 3. 规范性文件 | 第16页 |
| (三) 我国对企业间借贷行为有条件认可的规定 | 第16-18页 |
| 三、企业间借贷行为合法化的理论依据 | 第18-23页 |
| (一) 企业间借贷符合金融法的价值取向 | 第18-19页 |
| (二) 企业间借贷符合合同法的基本理念 | 第19-21页 |
| (三) 企业间借贷符合公司法的立法精神 | 第21-23页 |
| 四、企业间借贷可能引发的风险 | 第23-25页 |
| (一) 推高利率,危及金融安全 | 第23页 |
| (二) 逃避税收,影响国家宏观调控 | 第23-24页 |
| (三) 恶意拆借,损害债权人利益 | 第24-25页 |
| 五、企业间借贷风险问题的防范和规制 | 第25-31页 |
| (一) 转变企业间借贷监管工作理念 | 第25-26页 |
| 1. 契约自由原则 | 第25-26页 |
| 2. 适度干预原则 | 第26页 |
| 3. 金融安全与效率相统一原则 | 第26页 |
| (二) 健全企业间借贷法律体系 | 第26-29页 |
| 1. 明确企业间借贷法律规制的边界 | 第26-28页 |
| 2. 完善企业间借贷法律规范 | 第28-29页 |
| 3. 明确企业间借贷合同有效的基本条件 | 第29页 |
| (三) 健全企业间借贷监管制度 | 第29-31页 |
| 结论 | 第3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