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B区被动式低能耗多层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严寒B区被动式低能耗多层居住建筑相关综述 | 第14-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2.1.1 严寒B区 | 第14页 |
2.1.2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 第14页 |
2.1.3 建筑年供暖需求量 | 第14页 |
2.1.4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第14-15页 |
2.2 建筑控制性指标的内涵 | 第15页 |
2.3 建筑的气密性 | 第15页 |
2.4 新风系统 | 第15-16页 |
2.5 影响被动式建筑年供暖需求量的因素 | 第16-18页 |
2.5.1 气候影响因素 | 第16页 |
2.5.2 建筑自身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2.5.3 环境的影响 | 第17-18页 |
2.5.4 城市规划的影响 | 第1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建筑围护结构关键技术 | 第19-28页 |
3.1 控制性指标限值的确定 | 第19页 |
3.1.2 设计指标 | 第19页 |
3.2 围护结构保温体系 | 第19-23页 |
3.2.1 地面构造 | 第19-22页 |
3.2.2 外墙构造 | 第22页 |
3.2.3 门窗构造 | 第22-23页 |
3.2.4 屋顶构造 | 第23页 |
3.3 建筑正负零标高以下构造设计优化 | 第23-27页 |
3.3.1 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2 建筑正负零标高以下构造做法 | 第25-27页 |
3.4 无热桥构造设计 | 第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试点工程节能技术的措施 | 第28-57页 |
4.1 试点工程概况 | 第28-29页 |
4.2 应用技术原则 | 第29页 |
4.3 被动式节能技术措施 | 第29-41页 |
4.3.1 总体规划节能措施 | 第29-30页 |
4.3.2 建筑专业节能措施 | 第30-39页 |
4.3.3 清洁能源在采暖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4.3.4 新风热回收系统的应用 | 第40-41页 |
4.4 试点工程的建筑节能验算 | 第41-54页 |
4.4.1 模拟验算依据 | 第41-42页 |
4.4.2 模拟验算的气候条件 | 第42-45页 |
4.4.3 模拟验算的参数设置 | 第45-47页 |
4.4.4 内扰 | 第47页 |
4.4.5 室内设计参数 | 第47页 |
4.4.6 模拟验算结果 | 第47-54页 |
4.5 建筑节能率 | 第54-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前景分析 | 第57-5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5.2 存在的问题 | 第57页 |
5.3 前景分析 | 第57-59页 |
5.3.1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7-58页 |
5.3.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1-62页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