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合同诈骗罪认定中难点问题实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本研究课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我国合同诈骗罪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第11-12页
    1.3 相关文献综述第12-14页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2章 案例介绍第16-19页
    2.1 基本案情第16-17页
    2.2 案情发展第17-19页
第3章 本案争议焦点第19-21页
    3.1 高某某的行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第19页
    3.2 高某某的行为是否系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第19-20页
    3.3 高某某的行为是属于合同诈骗还是合同纠纷第20-21页
第4章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第21-31页
    4.1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第21-24页
        4.1.1 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第21-22页
        4.1.2 具有骗取的直接故意第22页
        4.1.3 共同犯罪的主观故意第22-23页
        4.1.4 犯意产生的时间第23-24页
    4.2 合同诈骗罪的行为第24-27页
        4.2.1 虚构主体第24页
        4.2.2 无效票据担保第24-25页
        4.2.3 逃匿骗财第25-26页
        4.2.4 其他行为第26-27页
    4.3 合同诈骗罪的合同第27-28页
        4.3.1 合同的性质第27-28页
        4.3.2 合同的形式第28页
    4.4 合同诈骗罪的涉案数额第28-31页
        4.4.1 合同诈骗罪的定罪数额第28-29页
        4.4.2 特殊情况下的合同诈骗罪认定数额第29-31页
第5章 完善合同诈骗罪立法的思考第31-34页
    5.1 完善合同诈骗罪中的“其他方法”第31页
    5.2 增设资格刑第31-32页
    5.3 将条文中表述的“签订合同”改为“订立合同”第32页
    5.4 将条文中表述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改为“骗取对方当事人财产及财产性利益”第32页
    5.5 完善民事违约责任追究制度第32-34页
结论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的设计与仿真
下一篇:王某轻微暴力致金某死亡犯罪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