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2-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1 HCC流行病学 | 第14页 |
1.2 HCC病因 | 第14-15页 |
1.2.1 病毒性肝炎与HCC的关系 | 第14-15页 |
1.2.2 肝硬化和HCC的关系 | 第15页 |
1.2.3 其他因素和HCC的关系 | 第15页 |
1.3 盐诱导激酶 | 第15-17页 |
1.3.1 SIK1的核-质穿梭 | 第16页 |
1.3.2 SIK1与肝癌的关系 | 第16-17页 |
1.4 WNT信号转导通路 | 第17-20页 |
1.4.1 WNT信号转导通路中与肿瘤发生相关的靶基因 | 第17-18页 |
1.4.2 经典WNT信号与HCC的关系 | 第18页 |
1.4.3 WNT诱导肝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 第18-20页 |
第2章 前言 | 第20-22页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2-42页 |
3.1 试剂与设备 | 第22-24页 |
3.1.1 抗体及试剂 | 第22页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3.1.3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3-24页 |
3.2 细胞培养及稳定转染细胞系建立 | 第24-25页 |
3.3 实时定量PCR | 第25-30页 |
3.3.1 提取RNA | 第25-26页 |
3.3.2 反转录 | 第26-29页 |
3.3.3 Real Time-PCR | 第29-30页 |
3.3.3.1 仪器与分析 | 第29页 |
3.3.3.2 操作过程 | 第29-30页 |
3.4 荧光素酶活性测定和瞬时转染 | 第30页 |
3.5 迁移和侵袭实验 | 第30-31页 |
3.6 划痕实验 | 第31页 |
3.7 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 | 第31页 |
3.8 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 | 第31-32页 |
3.9 Western Blot | 第32-34页 |
3.10 免疫共沉淀 | 第34-35页 |
3.11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 | 第35-37页 |
3.12 Pull-down实验(蛋白质体外结合实验) | 第37-38页 |
3.12.1 所需试剂 | 第37页 |
3.12.2 操作过程 | 第37-38页 |
3.13 质粒构建及位点定向诱变 | 第38-39页 |
3.14 XTT测定 | 第39页 |
3.15 荧光素酶报告检测 | 第39-40页 |
3.16 体内裸鼠动物研究 | 第40页 |
3.17 肝癌组织收集 | 第40-41页 |
3.18 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第4章 结果 | 第42-67页 |
4.1 在肝癌细胞、组织及临床患着中SIK1呈低表达,并且预示预后差 | 第42-45页 |
4.2 过表达SIK1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体外和体内实验 | 第45-47页 |
4.3 沉默SIK1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肺转移,诱导EMT | 第47-49页 |
4.4 SIK1缺失激活WNT/β-catenin信号转导介导的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 第49-51页 |
4.5 SIK1促进β-catenin和复合物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抑制TCF4/LEF1转录活性 | 第51-53页 |
4.6 SIK1特异性磷酸化SMRT在苏氨酸1391位点上,并且抑制SIK1介导的β-catenin转录活 | 第53-56页 |
4.7 SIK1低表达时Twist1是肝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基因 | 第56-58页 |
4.8 SIK1的靶基因为Twist1,Twist1可抑制SIK1在肝细胞癌的转录作用 | 第58-61页 |
4.9 在肝癌中Twist1和SIK1的表达呈负相关 | 第61-6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67-7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2-73页 |
第7章 创新点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90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件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