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瓜类论文--南瓜论文

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 Duch.)强雌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1页
    1.1 高等植物花性型分化研究第12页
    1.2 南瓜性别分化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1 南瓜性别分化过程第13页
        1.2.2 南瓜性别决定基因第13-14页
        1.2.3 植物激素与南瓜性别的关系第14-15页
    1.3 目标基因的定位研究第15-20页
        1.3.1 分子标记第15-18页
        1.3.2 基因定位群体第18页
        1.3.3 南瓜作物基因定位研究第18-19页
        1.3.4 进行基因定位的目的第19-20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印度南瓜强雌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第21-2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页
        2.1.1 试验材料第21页
        2.1.2 试验方法第2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1-24页
        2.2.1 强雌性状在六世代群体材料中的调查第21-23页
        2.2.2 强雌性状遗传规律分析第23-24页
    2.3 结论与讨论第24-25页
第三章 印度南瓜强雌性状精细定位第25-3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3.1.1 试验材料第25页
        3.1.2 试验仪器与试剂第25页
        3.1.3 主要试验试剂的配制第25-26页
        3.1.4 印度南瓜DNA提取第26-27页
        3.1.5 PCR扩增第27页
        3.1.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与银染第27-28页
        3.1.7 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第2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8-32页
        3.2.1 DNA提取第28页
        3.2.2 亲本间差异分子标记的筛查第28-29页
        3.2.3 差异分子标记在强雌单株与正常单株混池中的分析第29-30页
        3.2.4 强雌性状基因定位第30-32页
    3.3 结论与讨论第32-33页
第四章 印度南瓜强雌性状候选基因分析第33-3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4.2.1 强雌基因的定位区间第33-35页
        4.2.2 候选基因分析第35-36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36-37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37-39页
    5.1 结论第37页
    5.2 讨论第37-39页
        5.2.1 强雌性状是南瓜作物育种选育的有利性状第37页
        5.2.2 性状遗传规律与基因定位研究是有利性状充分利用的基础第37-38页
        5.2.3 强雌基因的功能分析有待确定第38-39页
附录 1第3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BA和GA3对高温胁迫下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驻马店地区葡萄病虫害调查及主要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