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要点及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晋南面塑的历史背景 | 第12-18页 |
1.1 太平面塑的地缘优势 | 第12-13页 |
1.2 晋南太平面塑的发展 | 第13-14页 |
1.3 面塑的制作 | 第14-18页 |
1.3.1 工具 | 第14页 |
1.3.2 太平面塑的制作 | 第14-18页 |
第二章 晋南面塑的造型特色 | 第18-25页 |
2.1 晋南太平面塑的造型特点 | 第18-19页 |
2.1.1 从材质上分析面塑特征 | 第18页 |
2.1.2 从造型上分析面塑特征 | 第18页 |
2.1.3 面塑的素材广泛,雅俗共赏,造型生动,细致传神,长期保存便于携带。 | 第18-19页 |
2.2 晋南太平面塑与其他地区面塑的比较 | 第19-20页 |
2.3 晋南太平面塑的表现形式与晋南民俗 | 第20-22页 |
2.4 晋南面塑的重要价值和美学特点 | 第22-25页 |
2.4.1 晋南面塑的重要价值以太平面塑为例有以下几点: | 第22-23页 |
2.4.2 晋南面塑的美学特点有以下几点: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晋南面塑的保护和传承 | 第25-30页 |
3.1 面塑在当代生活中的运用 | 第25-27页 |
3.2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市场经济的扩展 | 第27-30页 |
3.2.1 对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开发 | 第27页 |
3.2.2 与政府及民间组织结合,成立相关培训机构 | 第27-28页 |
3.2.3 青少年的参与和培养 | 第28页 |
3.2.4 发扬晋南面塑文化,拓展经济市场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附录 | 第32-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