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动物地理学、动物分布(动物志)论文

入侵种尖膀胱螺不同地理种群形态变异及分子系统发育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7页
   ·尖膀胱螺生物学特征第10-11页
     ·形态特征第10页
     ·生态习性第10-11页
   ·生物入侵的概念以及危害第11-13页
     ·生物入侵的概念第11页
     ·生物入侵的途径第11页
     ·生物入侵机制第11-12页
     ·生物入侵的危害第12-13页
       ·生物入侵对生态的影响第12页
       ·生物入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12页
       ·我国淡水软体动物入侵种研究进展第12-13页
   ·分子系统学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5页
     ·核基因标记第14页
     ·线粒体基因标记第14页
     ·系统发育树第14-15页
       ·邻接法第15页
       ·最大简约法第15页
       ·最大似然法第15页
   ·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目的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7-25页
   ·实验样品的采集与保存第17页
   ·形态参数的测定第17-18页
   ·形态学数据处理第18页
     ·聚类分析第18页
     ·主成分分析第18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材料第18页
   ·实验主要试剂和设备第18-20页
     ·药品和试剂第18-19页
     ·部分试剂及配制方法第19-20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0页
   ·尖膀胱螺总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第20-21页
   ·提取DNA的纯度检测第21页
   ·PCR扩增目标片段第21-25页
     ·引物的选择第21-22页
     ·目的片段的扩增第22页
     ·目的片段的回收第22-23页
     ·CaCl_2法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3页
     ·连接第23页
     ·转化第23-24页
     ·阳性克隆鉴定及测序第24页
     ·序列分析第24-25页
       ·碱基组成分析第24页
       ·遗传距离分析第24页
       ·系统进化及发育分析第24-2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5-42页
   ·尖膀胱螺形态参数的分析第25-29页
     ·散点图第25-27页
     ·聚类分析第27-28页
     ·主成分分析第28-29页
   ·分子生物学相关结果分析第29-42页
     ·尖膀胱螺基因组DNA的质量及纯度检测第29页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菌液PCR检测第29-30页
     ·测序结果分析第30页
     ·尖膀胱螺COI基因片段序列特征分析第30-42页
       ·碱基组成分析第30-33页
       ·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情况第33-35页
       ·单倍型分析第35-36页
       ·遗传距离分析第36-38页
       ·分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38-42页
第四章 讨论第42-45页
   ·尖膀胱螺的形态特征第42页
   ·软体动物DNA提取方法第42页
   ·尖膀胱螺遗传多样性第42-43页
   ·尖膀胱螺分布、扩散趋势、入侵方式及可能危害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 1第54-59页
附录 2第59-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HCⅠ类分子标记的青海地区狼适应性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线粒体基因揭示狼的高原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