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摄像机自标定方法及误差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摄像机自标定方法 | 第12-13页 |
·旋转摄像机自标定方法 | 第13-15页 |
·自标定问题的代数结构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对应点选择对摄像机自标定精度的影响 | 第19-27页 |
·摄像机模型及模型的局部性 | 第19-21页 |
·小孔成像模型 | 第19页 |
·摄像机模型的局部性 | 第19-21页 |
·图像对应点选择对摄像机自标定精度的影响 | 第21-26页 |
·自标定理论简述 | 第21-23页 |
·基本矩阵的计算 | 第23页 |
·无穷单应矩阵的计算 | 第23页 |
·对应点选择对自标定精度的影响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旋转摄像机自标定方法的量化分析 | 第27-37页 |
·相关问题描述 | 第27-28页 |
·旋转自标定理论 | 第28-30页 |
·旋转自标定方法的量化分析 | 第30-34页 |
·实验说明 | 第30-31页 |
·平移量与场景点距离的比值对标定结果的影响 | 第31-33页 |
·图像数量对标定结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退化情况及多义性分析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一种基于H_∞的可变内参数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37-45页 |
·经典方法 | 第37-38页 |
·一种新的可变内参数线性自标定方法 | 第38-42页 |
·1-参数和2参数估计 | 第39-42页 |
·多参数估计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全文总结 | 第45页 |
·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3-54页 |
承诺书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