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部分 CAS的理论探讨 | 第12-18页 |
| 1 现代医学对CAS的认识 | 第12-15页 |
| ·病因学 | 第12页 |
|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学 | 第13-14页 |
|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临床表现 | 第14页 |
| ·西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 第14-15页 |
| 2 祖国医学对本病本证的认识 | 第15-18页 |
| ·相关病种及病因病机、治法认识 | 第15-17页 |
| ·中医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第二部分 益气活血散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 第18-59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18-22页 |
| ·病例来源 | 第18页 |
| ·诊断标准 | 第18-20页 |
|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 ·排除标准 | 第20-21页 |
| ·剔除、脱落及中止研究标准 | 第21-22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 ·治疗方案 | 第24页 |
| ·观测指标 | 第24-25页 |
| ·疗效评价指标 | 第25-26页 |
| ·质量控制 | 第26页 |
| ·收集整理资料与统计学方法 | 第26-27页 |
| 3. 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27-54页 |
| ·受试人群分析 | 第27-28页 |
| ·两组可比性研究 | 第28-31页 |
| ·疗效分析 | 第31-53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4. 讨论 | 第54-59页 |
| ·关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指标的讨论 | 第55页 |
| ·导师经验 | 第55-57页 |
| ·关于益气活血散方药组成现代药理学讨论 | 第57页 |
| ·关于结果的讨论 | 第57-59页 |
| ·关于纳入研究基线的分析 | 第58页 |
| ·症状及体征积分讨论 | 第58页 |
| ·实验室指标讨论 | 第58页 |
| ·颈动脉彩超指标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文献综述 | 第62-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 附录 | 第80-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