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土地整理项目评价 | 第13-16页 |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 第20-21页 |
·文献评述 | 第21页 |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系统理论 | 第2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3 四川省不同土地整治区类型概况 | 第25-28页 |
·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 | 第26页 |
·成都平原综合整治区 | 第26-27页 |
·盆周山地生态整治区 | 第27-28页 |
·川西南山地河谷整治区 | 第28页 |
4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 第28-34页 |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31页 |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8-29页 |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31页 |
·确定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第31页 |
·构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模型 | 第31-34页 |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经典域的确定 | 第32-34页 |
·关联函数和关联度的确定 | 第34页 |
5 不同土地整治类型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34-42页 |
·项目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34-40页 |
·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苍溪县岐坪镇土地整理项目 | 第35-36页 |
·成都平原综合整治区——洪雅县余坪镇土地整理项目 | 第36-37页 |
·盆周山地生态整治区——古蔺县德耀镇土地整理项目 | 第37-39页 |
·川西南山地河谷整治区——盐源县卫城镇土地整理项目 | 第39-40页 |
·项目区土地整理绩效水平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绩效水平形成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