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岗山水电站临时用地复垦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土地复垦研究 | 第13-15页 |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研究 | 第15-17页 |
·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研究方案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土地复垦 | 第20页 |
·水资源 | 第20页 |
·土资源 | 第20-21页 |
·临时用地 | 第21页 |
·水土资源平衡 | 第21页 |
·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第21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土壤重构理论 | 第22页 |
3 大岗山水电站概况 | 第22-28页 |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简介 | 第22-23页 |
·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23-24页 |
·土地利用情况分析 | 第24-27页 |
·损毁前临时用地土地利用情况 | 第24-26页 |
·损毁前永久占地土地利用情况 | 第26页 |
·复垦后临时用地土地利用情况 | 第26-27页 |
·建设活动对研究区地表的扰动分析 | 第27-28页 |
4 水资源平衡分析 | 第28-44页 |
·需水量分析 | 第29-35页 |
·生活需水量 | 第29页 |
·农业需水量 | 第29-33页 |
·生态需水量 | 第33-35页 |
·供水量分析 | 第35-41页 |
·大气降水量 | 第35-39页 |
·河川径流量 | 第39页 |
·坑塘湖泊水库供水量 | 第39-40页 |
·地下水供水量 | 第40-41页 |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建议复垦措施 | 第41-44页 |
·研究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41-43页 |
·研究区建议复垦措施 | 第43页 |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成果拓展 | 第43-44页 |
5 土资源分层平衡分析 | 第44-54页 |
·土资源分层平衡分析基础 | 第44-46页 |
·土资源分层平衡分析思路 | 第44页 |
·土源分层 | 第44-45页 |
·分析单元选择 | 第45-46页 |
·覆土量分析 | 第46-48页 |
·总覆土量 | 第46-47页 |
·表层土覆土量 | 第47页 |
·亚表层土覆土量 | 第47-48页 |
·剥离潜力值分析 | 第48-50页 |
·剥离潜力值定义 | 第48-49页 |
·研究区剥离潜力值估算 | 第49-50页 |
·土资源分层平衡分析及建议复垦措施 | 第50-54页 |
·研究区土资源分层平衡分析 | 第50-51页 |
·研究区建议复垦措施 | 第51-53页 |
·土资源分层平衡分析成果拓展 | 第53-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